要减少畸变和防止裂纹,不仅需要在热处理工艺和操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而且要从工件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上使冷、热加工密切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合理的硬度要求有利于控制淬火畸变和防止开裂。3)冷、热加工密切配合为了控制和减少淬火畸变,冷、热加工必须密切配合。为此,热处理工作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合理的工艺,控制与减少热处理畸变,防止开裂。......
2025-09-29
在考察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及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时,经常需要检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所谓收敛,也就是初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落后的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从而最终地区经济实现趋同的情况。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概念最初是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推导出来的,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经济落后地区(较低的人均资本)具有较高的资本收益从而导致较高的资本积累速度和吸引资本流入,最终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因为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各个国家(地区间)的稳态人均产出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及生产函数等,因此在收敛性检验中经常要考虑政府政策、市场化程度、消费倾向、人力资本等因素,也即考虑条件收敛性问题。在稍后发展起来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长期人均经济增长率,因此地区经济的条件收敛性不复存在,但Barro(1997)的文章中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效应,即先进的先产技术会向落后地区扩散,这样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仍然可以存在条件收敛性。
Barro(1997)利用跨国数据进行了条件收敛分析,他利用从1960—2025年大约一百多个国家的数据,将全部数据划分为1965—2025年、1975—2025年和1985—2025年三个阶段,从而形成一个面板数据,并考虑了各个国家间教育水平、预期寿命、政府消费比重、法治化水平、政治自由度、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发现该期间跨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大约为每年2.9%左右(根据β=-(l-e-λT)/T计算,其中β为ln(y0)前的系数,λ为收敛速度,部分文献中没有报告收敛速度,本文引用时均用此公式换算)。
与跨国数据相比,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由于文化习惯、经济制度等因素大体相近,而且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流动较跨国转移更加便捷,技术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因此从理论上应该比跨国经济增长有高得多的条件收敛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国的经济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其成果也各不相同。Slyvie Demurger(2001)利用1985—2025年的数据发现β显著为负,数值在-0.13到-0.19之间,换算成收敛速度约为每年14%—21%,Fang Cai等(2002)用1978—2025年的数据发现收敛速度约为3.3%左右,林毅夫等(2003)利用1978—2025年的数据发现存在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约为每年7%—15%左右。马栓友等(2003)年对1995—2025年平均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进行分析,认为该期间内中国地区差距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以1.2%—2.1%的速度扩大,刘夏明等(2004)对1980—2025年中国的地区人均GDP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认为地区间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王志刚(2004)利用1979—2025年的数据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条件收敛性,彭国华(2005)年利用1982—2025年的数据发现全国存在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为每年7.3%。(https://www.chuimin.cn)
本文的结果认为2025年以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以不变价人均GDP增长速度表示)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约为每年14.6%左右,对比前述发现无条件收敛性的研究,马栓友的文章中只采用了1995—2025年的平均经济增长数据,从图1可见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地区差距扩展较快的阶段,而且由于样本量较小,使用单纯的横截面数据可能产生不一致的结果,例如彭国华(2005)的研究中,使用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就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而王志刚(2004)使用了较长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回归方程也与彭国华(2005)相似,但该文采用是随机效应模型,而彭国华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按照彭的文章和本文的检验,随机效应假设是不适合的,这可能是得出不同结论的一个原因。
在条件收敛性方面本文给出的结论与Slyvie Demurger(2001)、Fang Cai等(2002)、林毅夫等(2003)和彭国华(2005)的研究类似,收敛速度的大小与Slyvie Demurger和林毅夫的结论类似,区别在于一方面采用数据的时期不同,本文没有采用2025年以前的数据,主要考虑到在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与以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文包括了2000—2025年的数据,从第1部分的分析可见,这一期间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展速度与90年代有显著不同,包括这一阶段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找出影响地区差距的因素。另外,本文采用的具体模型、回归方法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选取方面与以前的研究也有所不同,例如部分以前研究中没有采用时间平均的面板数据,而直接采用逐年的面板数据,这样部分自变量如当年投资率等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有些研究没有考虑残差性是否存在自相关性等。
相关文章
要减少畸变和防止裂纹,不仅需要在热处理工艺和操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而且要从工件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上使冷、热加工密切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合理的硬度要求有利于控制淬火畸变和防止开裂。3)冷、热加工密切配合为了控制和减少淬火畸变,冷、热加工必须密切配合。为此,热处理工作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合理的工艺,控制与减少热处理畸变,防止开裂。......
2025-09-29
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是非常规流动过程。往复式内燃机虽然与燃烧相关的所有现象都是非常规过程,但不仅对循环的解释还是对进气、排气过程,以正常过程进行说明均可以获得好的结果。换气过程好坏的评价因素有容积效率、空气效率比和留存比率。留存比率ηr作为换气过程的结果,表示实际气缸内存在的空气质量与在进气系统中检测的进气量之间的比值,以容积效率与空气效率比之间的比值进行定义。自燃吸气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为0.6~0.9。......
2025-09-29
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和进给驱动有较大的差别,主轴驱动通常是旋转运动,而进给驱动需要在滚珠丝杠螺母副或其他直线运动装置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现代数控机床对主轴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主轴调速范围要足够大并能由S指令实现无级调速,以满足各种工况的切削,获得最合理的切削速度,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目前,主轴驱动装置的恒转矩调速范围达1∶100,恒功率调速范围可达1∶30,过载1.5倍时仍可持续工作达30min。......
2025-09-29
机械加工后,零件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零件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加工精度。这是人为地制造一种误差,去抵消另一种原始误差,从而达到加工精度的目的。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加工工件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下列三种。常见的滚齿、插齿等齿轮加工方法均属展成法。......
2025-09-29
由于Cu和超低k材料间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了热应力问题的出现,因此需要关注超低k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更严重的热应力则来自芯片与封装的相互作用,后者将是未来主要的可靠性问题。它已经导致了众所周知的焊料接头低周疲劳失效,但由芯片与封装相互作用导致的热应力对Cu/超低k多层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避免来自芯片-封装相互作用产生的热应力,对于Si芯片来说,使用Si基板似乎更好,因为在Si芯片和Si基板之间不产生热应力。......
2025-09-29
1)Lucene图2-20文本信息聚类图Lucene是一个高性能、规模化的信息检索库,是由Java实现的成熟、免费的开源项目。Lucene提供了一个简单强大的核心API,它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各种应用中实现全文索引/检索功能。表2-2搜索Lucene接口2)OpenSearchOpenSearch是一个技术集合体,允许搜索结果以一种适用于聚合的形式发布。OpenSearch Aggregators:显示OpenSearch结果的站点。OpenSearch Auto-Discovery:标志链接到用户的搜索插件及嵌入在HTML页面header头部中的链接。另外系统使用的API还有Yahoo News,Yahoo Search API,eTools,MSN API,Solr。......
2025-09-29
利用发电机调压时,发电机无功功率输出不应超过允许的限值。当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两种情况下的电压变化幅度不很大又不要求逆调压时,适当调整普通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就可满足要求。上述各种调压措施的具体运用,只是一种粗略的概括。对于实际电力系统的调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可能采用的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