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投资率与结构的关系及优化

投资率与结构的关系及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相对较高的投资率加速了资本积累,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投资率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投资环境的改善、民间投资活跃、外商投资增多和投资结构变化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见表5)。分析中国近年来投资结构,有两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表7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结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在1978—2003年的25年中,有一半左右年份的投资率接近或超过37%。相对较高的投资率加速了资本积累,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投资率逐年攀升,2004年达到了43.9%,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高投资率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投资环境的改善、民间投资活跃、外商投资增多和投资结构变化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见表5)。分析中国近年来投资结构,有两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自1999年起,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率持续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12.7%上升至2003年的18.3%;城乡居民住房的投资增长尤为明显,其占GDP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5.4%上升至2003年的8.2%(见表6),可见这部分投资对拉动国内需求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其他部分投资不同的是,它并不增加未来的生产能力,而是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二是,1997年以来在投资结构中,对交通电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比重逐年提高(见表7),这主要反映了近年来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

表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和来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表6 城乡居民房地产投资状况(亿元、%)

数据来源:1998—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指标”;《中国统计年鉴(2004)》“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城镇和工矿区个人建房”。

表7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全社会投资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会有所减少,而其他各种渠道来源的资金,尤其是自筹资金比重会有所增加;且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在住房方面的投资和消费还将进一步释放;城镇化进程还将持续。因此,住房投资和城镇社会事业投资还有可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投资率可能比现在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