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人的市井生活可以在拍卖行窥视一二。同样,拍卖行所拍卖的物品也是这个国家多元移民文化的一个缩影。拍卖的密度远比中国高,除了每周一次外,还有每月月底最后一个周末的“大拍”,而且每年英国“苏富比”的分部在南非还要分别在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举行春秋季的拍卖会。近几年,中国古董价值扶摇直上,拍卖场已经很难再买到价格实惠的中国古董了。所有在拍卖行露面的“遗物”,均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拍卖行的工作人员......
2023-08-31
南非的正式名称为南非共和国,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居民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构成。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为通用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3个首都的国家。钻石是国石,国庆日是5月31日。
1.交际礼仪
南非礼仪可以概括为“黑白分明”,“英式为主”。所谓“黑白分明”是指:受到种族、宗教、习俗的制约,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从的社交礼仪不同。如南非的黑人往往会感情外露,形体语言非常丰富;而南非的白人则大多数显得较为矜持,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
在社交场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见面礼节是握手礼,对交往对象的称呼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西方人所讲究的绅士风度、女士优先、守时践约等基本礼仪,南非人早已身体力行。
南非黑人有着自己的个性与尊严。因此,要对南非黑人的特殊礼仪表示认同和尊重。有时,南非黑人在待人接物上会表现出不同于主流社会的风格。如有些黑人在与客人相见时会行拥抱礼或亲吻礼。有些黑人则会行一种形式独特的握手礼,即先用左手握住自己右手的手腕,然后再用右手去与人握手。
在迎客人时,许多地方的黑人往往列队相迎,载歌载舞,习惯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以贵宾,客人们高高兴兴地将这些珍贵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头发上。
在正式场合,南非人已经基本西化,普遍讲究着装端庄、严谨。因此,与南非人进行交往时,最好穿样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装或裙装,不然会被对方视作失礼。
在日常生活中,南非人大多爱穿休闲装。白衬衣、牛仔装、西式短裤均受其喜爱。南非黑人的穿着则不分男女老幼,往往偏爱色彩艳丽的服装,尤其爱穿花衬衫。此外,南非黑人通常还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如一些部族的黑人,喜欢用兽皮做斗篷,将自己从头到脚遮在里面。而有的部族黑人则喜欢上身赤裸,仅在腰间围上一块布。
2.节庆习俗
和解日。12月16日在南非原称“丁冈日”或“誓言日”,是为了纪念1838年的这一天向北迁徙的南非布尔人(荷兰人后裔)打败祖鲁王丁冈、夺取了南非内陆大片土地而设立的。新南非政府成立后,这一天被改名为“和解日”,寓意是希望南非黑白两大种族面向未来,和平共处。
3.饮食习惯
在饮食习惯上,南非人也表现出“黑白分明”。南非的白人饮食习惯与英国人相似,以西餐为主,他们吃牛肉、鸡肉、鸡蛋、面包和青菜,爱喝咖啡和红茶。南非黑人大多以玉米和大米为食,喜欢牛、羊肉,一般不吃猪肉,也不大吃鱼。不喜欢生食,爱吃熟食。
南非著名的饮料是被称为“南非国饮”的如宝茶,它深受南非各界人士的欢迎,被称为“南非三宝”之一。
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一般送上刚挤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时是自制的啤酒。客人一定要多喝,最好一饮而尽。否则,主人会很不高兴的。
4.主要禁忌
南非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是最大的禁忌。因此,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南非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
痛恨拍照,人、房屋、家畜一律不准拍摄。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先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以免挨一顿揍。
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们特别忌讳外人对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不要评论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别之间的关系及矛盾。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
跟南非人交谈,有四个话题不宜涉及:①不要为白人评功摆好;②不要评论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别之间的关系及矛盾;③不要非议黑人的古老习惯;④不要为对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贺。
有关公关礼仪教程(第2版)的文章
南非人的市井生活可以在拍卖行窥视一二。同样,拍卖行所拍卖的物品也是这个国家多元移民文化的一个缩影。拍卖的密度远比中国高,除了每周一次外,还有每月月底最后一个周末的“大拍”,而且每年英国“苏富比”的分部在南非还要分别在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举行春秋季的拍卖会。近几年,中国古董价值扶摇直上,拍卖场已经很难再买到价格实惠的中国古董了。所有在拍卖行露面的“遗物”,均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拍卖行的工作人员......
2023-08-31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含义为“辽阔的国家”。埃及有约2900公里的海岸线,却是典型的沙漠之国,全境约96%为沙漠。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祟。对于绘有星星、猪、狗、猫及熊猫的图案的衣服,埃及人绝对不会穿,因为有悖民族习俗。......
2023-07-03
优妮特用了整整10年,相当完整地考察了南非中部肯布里到约翰内斯堡周围废弃的大矿区,她认为南非这样一个以采矿业发迹并十分割裂的国家—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与价值观,由于钻石、黄金的发现而被硬性捆绑在一起的矛盾国度,迄今为止如同一个“寄生怪物”在苟延残喘。优妮特的作品珍妮特的素描......
2023-08-31
虽然她在纳塔尔大学任教已有34年,了解其传统的欧洲教育体系和保守之处,但她的倾向不同于其他学院派的观念,将自己置身于“对立观念”一方,来探讨何为南非当代视觉艺术。尤其是南非社会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其拥有的众多信仰及不同文化和偏好,使得南非当代视觉艺术在世界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们都是最早基于对现实压迫与种族歧视反抗创作的先锋派艺术家,也由此影响到其后的南非艺术家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2023-08-31
在正式场合,俄罗斯人一般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俄罗斯人非常讲究仪表,注重服饰。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十分爱吃冰激凌。通常,俄罗斯人是不吃海参、海蜇、乌贼和木耳的。......
2023-07-03
2010年的8月,恰逢南非国家美术馆在开普敦举办“南非百年当代艺术史回顾”展览。该展览整体回顾了南非殖民历史与当地原住民文化交融的现实与矛盾。展览策划人是一名印度裔南非人。这段历史促成了今天遍布南非大陆百万之巨的印裔居民,不仅如此,在新的南非政权下他们还享有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与尊严。尤其是2010年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令世界对南非刮目相看。......
2023-08-31
南非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起与该国的种族隔离制度密切相关。南非在整个20世纪基本处于种族隔离时期,1948年白人民族主义党执政,正式将种族隔离政策合法化,之后又通过一系列法律将黑人驱逐出原来的家园,使其被迫迁入黑人社区。可以说,南非的媒介教育始于反种族隔离运动,其内容和实践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南非民主政治的进程。......
2023-11-08
在南非市中心的老城区有一座堪称世界奇葩的艺术圣殿—南非国家宪法法院。南非宪法和宪法法院是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产物。宪法法院为解释宪法的最高机构,是南非的最高法院。新宪法第176条第3项规定了宪法法院的性质和职能:宪法法院是处理所有宪法事务的最高法院,主要管辖一切涉及解释、保护宪法的争议,可以对宪法问题以及与宪法有关的问题做出判决。宪法法院只处理宪法性案件。......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