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涉外商务礼仪与中外习俗曾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中国姑娘接待一位外国朋友,外国朋友称赞这位中国姑娘漂亮时,中国姑娘十分谦虚,连忙说:“哪里,哪里!”掌握涉外礼仪,有助于维护自身形象和民族尊严,体现我国“礼仪之邦”之美称。第一节涉外接待礼仪一、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正确遵守涉外礼仪才能维护双方的尊严,使国家间的关系更为友好。......
2023-12-04
会见,国际上一般称接见或拜会,是国际公共关系的重要方式。凡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称为接见或召见;凡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或是客人会见主人,称为拜会或拜见。中国统称为会见。接见和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
会见就其内容来说,有礼节性的、政治性的和事务性的,或兼而有之。礼节性的会见时间较短,话题较为广泛。政治性会见一般涉及双边关系、国际局势等重大问题。事务性会见则有一般外交交涉、业务商谈等。一般来说,礼节性拜会,身份低者拜见身份高者,来访者拜见东道主。拜会的时间不要太长,半小时左右即可告辞,除非主人特意挽留。
会谈是指双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问题,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涉外商务会谈,通俗的讲法,是指商务谈判,具体指交易的双方,就具体业务通过商量,彼此对自己的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进行切磋,最终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双赢的方案。会见多是礼节性的,会谈多为解决实质性问题,内容较为正式,政策性或专业性较强。有时会见、会谈也难以区分。
会谈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领导之间的单独会谈,有个别领导和助手与来访者进行不公开发表内容的秘密会谈,有的是就有关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有关人员进行预备性问题等而举行的正式会谈,也可称为谈判。
(一)会见与会谈程序
在涉外活动中,无论是正式访问、谈判,还是礼节性拜访,都要安排会见与会谈。会见与会谈作为涉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边关系发展、双方的交流都起重要的作用。
1.时间
东道主和来访者都可以提出会见与会谈的时间。会见与会谈要在双方协商确定都认为合适的时间进行,无故拖延或置之不理是不妥和没有礼貌的。会见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来访者抵达的第二天或举行欢迎宴会之前。会见的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2.地点
高层领导的会见与会谈通常安排在重要建筑物的宽敞的会客厅内进行,一般会见与会谈的地点多安排在客人住地的会客厅、会议室或办公室,也可在国宾馆等正式的会客场所。
3.人物
作为来访者,应提出会见要求,应将要求会见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会见什么人、会见的目的告知对方。接见一方应尽早给予回复,约妥时间。作为接见一方的安排者,还应主动将会见(会谈)时间、地点、主方出席人、具体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对方。
会见来访者,一般情况下应遵循“对等”的原则,但有时由于业务的需要,上级领导或下级人士也可会见来访者。参加的人员不宜过多。
会谈的人员应慎重选择。会谈专业性强,一方面要求有专业特长,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专业互补和群体智慧。会谈人员既要懂得政策法律,又要能言善辩,善于交际,应变能力强。会谈应确定主谈人和首席代表。
(二)会见与会谈座次安排
1.会见座次安排
会见时座位的安排必须依据参加会见人数的多少,房间的大小、形状,房门的位置等情况来确定。座位安排宾主各坐一边,也有穿插坐在一起的,通常的安排是将主宾席、主人席安排在面对正门位置,客人坐在主人右边。其他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人、主宾两侧就座。翻译和记录安排坐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座位不够时可在后排加座。
2.会谈座次安排
涉外双边会谈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坐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但有的国家也让译员坐在后面,如会谈人数较少,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
如会谈长桌一端正对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圆形、方形等。小范围会谈,有时只设沙发,座次按会见座次安排。
(三)会见与会谈礼仪要求
(1)主办方提前到达会见与会谈场所,客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迎候或由专门工作人员迎接,问候并同客人一一握手,宾主相互介绍双方参加会见的人员。
(2)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合影后再引宾入座。主人主动发言,营造良好气氛。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交谈。会见与会谈时应备饮料招待客人。我国一般只备茶水,如会见与会谈时间过长,可适当加上咖啡(红茶)和点心。
(3)高层之间的会见与会谈,除陪同人和必要的记录员、译员外,其他人员均应退出。主人与主宾交谈时,旁人不可随意插话,外人也不可随意出入。
(4)会见与会谈结束,主人应送至车前或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如需合影,应事先排好合影图,合影图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男主宾在主人右边,主宾夫人在主人左边,主客双方间隔排列。不要把客人安排在靠边的位子,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有关公关礼仪教程(第2版)的文章
第二十二章涉外商务礼仪与中外习俗曾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中国姑娘接待一位外国朋友,外国朋友称赞这位中国姑娘漂亮时,中国姑娘十分谦虚,连忙说:“哪里,哪里!”掌握涉外礼仪,有助于维护自身形象和民族尊严,体现我国“礼仪之邦”之美称。第一节涉外接待礼仪一、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正确遵守涉外礼仪才能维护双方的尊严,使国家间的关系更为友好。......
2023-12-04
在国际交往中,会见与会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往方式。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与会谈,无疑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正式会谈时,在会场挂两国国旗或在会谈桌上放置双方小国旗。如会谈时间过长,可在休息时上咖啡、茶及小点心等。如会谈规模较大,可放置无线的扩音器。如会谈参加者只有少数人,亦可考虑不用长桌,而只用沙发。主人一方应先到达会见、会谈场所,并在此迎候客人。会见、会谈结束后,主人送客到门口告别。......
2023-08-13
迎来送往是国际交往中一种社交礼节,是涉外礼仪中首尾两个关键环节。迎送是对不同身份外宾表示相应的尊重的重要仪式,对加深双方的友谊与合作,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均视其身份和访问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一般迎送,适用于一般人员或代表团。飞机起飞或火车、轮船开动之后,送行人员应向外宾挥手致意。......
2023-07-03
召见,是指因某些事务或交涉,由东道国的高级官员主动召请有关国家的外交使节或代表前来会见。在国际交往中,外国来宾在抵达东道国安顿就绪后,前去拜会东道国的主人。一般说来,从礼节及两国关系上考虑,东道国对来访者,通常都会根据对方身份及来访目的,安排相应领导人和部门负责人会见。来访者及外交使节,亦可根据国家关系和本人身份以及业务性质,主动提出拜会东道国某些领导人和部门负责人。......
2024-10-04
接待外宾来访,通常会安排、陪同参观游览,通过陪同参观,可以加深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促进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四)介绍情况陪同参观人员或被参观的单位,应对被参观事项一一向外宾介绍。有个从事商务外事的女接待员曾接待一位80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她是来华旅游并参加短期汉语学习班的。......
2023-07-03
人们通过商函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或以商函建立信贷和收款,或通过商函来调解矛盾、解除误会,还可把商函作为友好使者,赢得客户的信任,与之建立友谊、保持友谊。(一)商函概述商务信函简称商函,即处理商务业务的信件。(二)商函书写的礼仪商函主要用于生意交往,以交易获利为目的。一份讲究礼貌的、好的商函可以代替人际交流,促进业务的扩大,赢得和保持友谊,也是良好商誉的体现,所以商函写作中必须注意商函沟通的礼仪。......
2023-07-03
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原来当时马达加斯加还没有建立电视台,黑白电视机尚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彩电。马达加斯加人民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礼品赠送前应当逐一加以检查。庞大和脆弱的礼品不便携带,令受礼人受罪难堪。......
2023-07-25
西欧女士十分满意。掌握涉外商务礼仪的原则。理解涉外礼仪的作用与要求。学会运用涉外商务迎送礼仪、会见会谈礼仪、涉外宴请与陪同礼仪。涉外礼仪是礼仪在国际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针对从事国际公共关系和相关工作人员而言的,是根据礼仪适用对象而产生的一个礼仪分支。为实现国际交往、交际活动的有序进行,根据一些惯例,结合世界各地的习俗,逐渐形成了涉外礼仪。......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