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克林顿与老布什角逐总统一职,在现场辩论赛中有位女士问道:“你们会做些什么帮助贫苦人民?”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让克林顿陡然多了大量来自底层民众的支持,最终在这场总统角逐中笑到了最后。这时候,我经常会租用一些饭店的礼堂。我想精明的经理之所以肯让步,要归功于我的换位思考。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别人着想,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换位思考的好处还不止这些。......
2024-01-16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里面只有一名读者,心理学家进去后直接坐在他的旁边,很快这名读者就起身走到别的地方去了。试验测试了80人次,试验的结果是在一个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大多数人会很快离开到别处就座,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当这个距离有人侵入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心理学家发现,在拥挤的环境中,每个人的个人空间是0.6~0.8平方米;而在不拥挤的环境中,每个人的个人空间会扩大到1平方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在公共场合交往中,公关人员应该与交往对象拉开适当的距离,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
(一)界域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领空,人们叫它“生物圈”。一旦异物侵入这个范围,就会使其感到不安并处于防备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默经过观察与实验认为,人人都具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它像“安全圈”一样,是属于个人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想侵犯他人的空间,但也不愿意他人侵犯自己的空间。双方关系越亲密,人际距离就越短。
1.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又称亲密距离,是指小于0.5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只允许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进入,其他人特别是陌生人进入则会令人恐慌,感觉受到侵犯,心跳加速,戒备心理增强。在这个距离,同性朋友中往往仅限于知心朋友,彼此十分熟悉,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仅限于夫妻和恋人。在公共场合交往中,不小心进入别人的私人距离是很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但是,为了与被交往对象制造相识机会的跳舞除外。
私人距离的大小受到文化、性别、环境、个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大小的私人距离,美国人、英国人等由于崇尚自由和绅士风度,往往私人距离较远,而阿拉伯人认为闻朋友的气味是对朋友的尊重,私人距离往往较近。女性之间的私人距离比男性之间的私人距离短,所以女士们经常喜欢靠得很近进行交谈。从个性上来说,外向的人较内向的人私人距离更短,容易让人近距离接触。在拥挤的环境中,人的私人距离会短一些。此外,当人与亲属朋友相处时,私人距离要比处于陌生环境短。
2.常规距离
常规距离也称交际距离,是指0.5~1.5米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交往一般彼此有安全感。由于这个距离正好可以进行交谈和握手、递送名片等,所以公关人员在社交场合与交往对象进行交谈时,一般采取常规距离,利于交流。
3.礼仪距离
礼仪距离也称尊重距离,是指1.5~3米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交往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比较适合长辈和晚辈、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交往。如果空间不够,可以用桌子等来拉开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人员招聘时的面谈、教师组织学生论文答辩等,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在礼仪距离内,不能有直接的身体接触,需要交谈双方充分运用目光进行交流,如果一方感受不到对方的目光,就会认为被忽视、被拒绝了。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也称有距离的距离,是指3米以上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交往,人们会感到非常陌生和安全,当事人可以对处于这个范围的任何人视而不见,不与之交往。公共距离比较适合公共场合中的陌生人、演讲者或授课者与听众等。
(二)界域礼貌
讲究界域礼貌对赢得公众、广结善缘有重要意义。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保持距离
距离产生美感。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注重远近适当。太远了,使人感到傲慢,架子大;太近了,又显得不够重视。
在行进中不但要保持距离,而且要适当地变换。比如,不要以2米左右的距离尾随在陌生人的后面,以免引起误会;骑自行车或开车时,不要离前面的车靠得太近,不要强行超车。
看到别人围成一个圈形成封闭式的交谈,就要绕开行走,不要从中穿越。公园的长椅上,如果已经有人坐上,就不要再去挤座位。
2.变换体位
体位是指身体所处的位置,根据交际的目的和场合,我们还要经常改变自己身体所处的位置。比如,从前往后、从左到右、由坐而站等。
(1)移动位置。这是我们向对方表示诚意的界域行为。美国学者莫里斯把这种移动称为“不便的展示”。他说:“客人前来和主人去接的距离也是一种不便。不便越大,表示诚意越高。国家元首去机场迎接重要客人,兄弟驾车去机场迎接外国来的姊妹。这种移位的举动,是主人所能表现的最大的不便。由于各种不同层次相对缩减,要看主人的距离而定。因此,有的去当地车站,有的候在门前,有的等门铃响了再去,有的干脆就在他自己的房内等候,让仆人或小孩去开门……分别时,不便的展示再度重演。”
移位可以表示尊重,也可表示妥协或服从。比如,当你开汽车或骑自行车违章被交通警察拦住时,就应马上下车,赶快主动撤到指定地点。然后,在警察接近车子之前走近警察,因为警察离他的岗位越远,不信任和敌意就会加强,处罚也就会加重。
(2)改变高度。这是变换体位的另一种方式。比如,降低身高,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能获得好感。朱丽叶斯·法斯特介绍说:“我认识一个青年,他足有6英尺高。在做买卖时,他极其走运,原因是他有感化合伙人的本事。观察了他在一些成功的买卖中的动作后,我发现,他随时随地只要可能就偏向弯腰,或者半坐下来,以便让合伙人得到统治权,感到优越。”
总之,无论是横向移动,还是纵向升降,我们都应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以及当时的情景,随时变换我们的界域行为。
3.尊重他人的领域权
(1)不乱动他人物品。主人不在场时,不要私自动用其领域内的物品。未经许可,一般不要翻动亲友,哪怕是子女的抽屉、书包、信件等,因为这种揭人隐私的行为会伤害对方的自尊。
(2)不随意进入他人领域。在进入他人领域之前,一定要征得同意,经过允许。比如,到朋友家做客,进门先按铃或敲门,经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同意,不得要求参观主人卧室。即使是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陈设,对家庭成员也应尊重。在公众场合,要尽量避免侵犯他人的空间。有一些人往往不注重自己的界域行为,在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人,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横着站,两手抓两边的把手,使别人无法通过;坐着时,跷起“二郎腿”,让路过的人给他“擦皮鞋”;在剧场里,或趴在前面的背椅上,或把腿蹬在前排的座椅上。
目光侵入也属于侵犯空间。孔子曰:“非礼勿视。”有些人喜欢坐地铁时看旁边人的报纸。主人看正面,他看反面,主人翻报纸时,他甚至干涉说“先别翻,我还没看完呢”。这种界域行为中国人还可以容忍,西方人是不可以接受的。
(3)不污染他人的界域。空气污染,如当众抽烟、冲着人打喷嚏、张着嘴出气、在餐桌上端起碗来用嘴吹等。噪声污染,如音乐会时,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在北京某次国际音乐节上,手机铃声把指挥大师都气坏了,以致停止指挥以示抗议);又如在楼道里大声喧哗,影响邻居们休息。
可见,讲究界域礼貌,不污染他人的界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空间距离的处理上还应注意交往对象生熟、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俗话说“熟则远,亲则近”,空间距离与交际对象陌生还是熟悉是有一定区别的。交往的双方,互相认识,又是亲朋好友,可以近些,以致拍肩碰肘、抚摸、拥抱、依偎等都没有什么不好,有时反而能促进关系的密切。相反,交往双方是初次见面,要做上述举动,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
交往对象的性别不同,交往时空间距离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心理学家实验发现:男子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容易引起相互的怀疑,甚至发生斗争;女子在这种环境中,更友善、更亲密、更容易找到共鸣。如果给一个女子换一个大些的房间,她会感到不满意。正由于男女之间的这种心理差别,男子与男子交谈的距离不宜太近,近则会有不和谐之感;女子与女子交谈的距离不宜太远,远则会有不投机之嫌。
在交往中,对不同性格的人,在空间距离上应有不同的区别。与内向型的人交往,空间距离可稍远些,因为距离太近,性格内向的人会感到不自在;与性格外向的人交往,距离可近些。若与性格外向的人相遇,可老远打招呼,以表示热情;与内向型的人相遇,倘若老远打招呼,不一定会得到回应,往往是用微笑或点头来代替回答。
某高校文秘专业高材生李琴,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公司做文员。为适应工作需要,上班时,她放弃“清纯少女妆”,而用整洁、漂亮、端庄的“白领丽人妆”:不脱色粉底液,修饰自然、稍带棱角的眉毛,与服装色系搭配的灰度高偏浅色的眼影,紧贴上睫毛根部描画的灰棕色眼线,黑色自然型睫毛,再加上自然的唇型和略显浓艳的唇色,整个妆容清爽自然,尽显自信、成熟、干练的气质。
在公休日,她又给自己来了一个大变脸化起了“清纯少女妆”:粉蓝或粉绿、粉红、粉黄、粉白等颜色的眼影,彩色系列的睫毛膏和眼线,粉红或粉橘的腮红,自然色的唇彩式唇油,看上去娇嫩欲滴,鲜亮淡雅,整个身心都倍感轻松。
心情好,自然工作效率就高。一年来,李琴以自己得体的外在形象、勤奋的工作态度和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公司同仁的好评。
问题:(1)你如何评价李琴的两种妆容?
(2)对“化妆不只是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一种生活”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1.为什么要注重对个人仪容进行修饰?
2.仪容礼仪规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化妆有哪几条基本原则?
4.选择发型要注意哪几点?
5.香水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6.掌握站、坐、走的基本要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7.在运用眼神时,要遵守哪些礼仪规范?
8.微笑的内涵有哪些?
9.界域有哪四种区域?
10.界域礼貌具体有几个方面?
11.列举生活中不礼貌的界域行为,并分析原因。
12.如何根据交际的不同目的和场合选择界域形式?
有关公关礼仪教程(第2版)的文章
当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克林顿与老布什角逐总统一职,在现场辩论赛中有位女士问道:“你们会做些什么帮助贫苦人民?”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让克林顿陡然多了大量来自底层民众的支持,最终在这场总统角逐中笑到了最后。这时候,我经常会租用一些饭店的礼堂。我想精明的经理之所以肯让步,要归功于我的换位思考。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别人着想,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换位思考的好处还不止这些。......
2024-01-16
斯诺谈到的一件事说明了礼貌在社会交往中的极端重要性。礼貌是社交的润滑剂,能起到调节矛盾,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礼貌是社交的桥梁和纽带,能密切相互间的联系,加深彼此的友谊。周恩来一贯提倡与人交往要做到文明礼貌。注意礼节,提倡文明礼貌,不但在我国成为风尚,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政府还制订了《礼貌手册》要求全国人民遵守。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这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重视礼貌。......
2023-08-02
关于铺垫,本节要讲一个特别好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站在客户方面的支持者。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客户方寻找一个支持者,或许他只说一句话,就会改变最后的结局。小英的谈判之所以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她在客户方征得了支持,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支持,才使结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巧手点金]既然在客户方征得支持,占据着那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客户方的人愿意支持自己呢?......
2024-04-05
“10字”礼貌用语:“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当确认自己言行不当,如不小心无意中干扰、妨碍或冒犯了别人时,都可以说“对不起”以缓解对方趋怒的情绪。“谢谢”是口头致谢的基本常用语。......
2023-07-03
时,被访者选择的前三位环境问题分别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而气候变化在所列的10个选择中只是排名第五位,只有5.7%的被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图6—1公众认为中国最重要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居民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024-10-31
支持幼儿原则就是教师通过语言、行动、暗示等方式支持幼儿的价值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行动及情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幼儿的支持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重视,遵循此原则能更好地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家庭、社区的支持。......
2023-07-18
但是,如果你赢得了周围同事的鼎力支持,那么你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几率就将大大增加。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正是因为得到了同事们的鼎力支持。......
2024-08-01
微信营销离不开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持。3)高接受率正如上文提到的,微信用户已达3 亿,微信已经成为或者超过类似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的主流信息接收工具,其广泛性和普及性成为营销的基础。5)高便利性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再次增加了微信营销的高效性。......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