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朝齐梁时的文化文学常识:桃花源记的魅力与田园诗派的影响》

《南朝齐梁时的文化文学常识:桃花源记的魅力与田园诗派的影响》

【摘要】:大约在南朝齐梁时即以此地为《桃花源记》所写的仙境。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1.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15千米处。《常德府志》:“县西南三十里,乌头村南,即桃源洞,为秦人避乱处。”大约在南朝齐梁时即以此地为《桃花源记》所写的仙境。南朝梁任安贫《武陵记》曾述及。《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桃花源”三字出自诗中,今人以“桃花源”“世外桃源”借指没有外在和内心压力的理想境界。

2.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3.古时年龄称谓。

襁褓:周岁前。

孩提:指二到三岁。

垂髫(tiáo):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指男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立,“立身、立志”之意。指男子三十岁。

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指男子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之意。指男子五十岁。

花甲:一甲子六十年。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中寿:指八十岁。

耄耋(mào dié):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