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湖者,坡公也,有意于湖而湖之者也;湖湘湖者,任长者也,不愿湖而湖之者也。任长者有湘湖田数百顷,称巨富。县官请湖湘湖,灌萧山田,诏湖之,而长者之田一夜失,遂赤贫如术者言。盖西湖止一湖心亭为眼中黑子,湘湖皆小阜、小墩、小山乱插水面,四围山趾,棱棱砺砺,濡足入水,尤为奇峭。湘湖里外有小桥连接着,因而里湖景色更美一些。......
2023-10-09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一译】
驾轻舟划短桨,西湖风光如此美好。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远处传来隐隐笙歌,随着小船儿在湖上漂荡。 水面无风,光滑如琉璃,感觉不到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阅读欣赏】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所写的《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轻舟短棹,词的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着,而且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词人而歌唱。寥寥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桨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此句与王维笔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流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有关八年级课堂古诗文巩固与提升的文章
湖西湖者,坡公也,有意于湖而湖之者也;湖湘湖者,任长者也,不愿湖而湖之者也。任长者有湘湖田数百顷,称巨富。县官请湖湘湖,灌萧山田,诏湖之,而长者之田一夜失,遂赤贫如术者言。盖西湖止一湖心亭为眼中黑子,湘湖皆小阜、小墩、小山乱插水面,四围山趾,棱棱砺砺,濡足入水,尤为奇峭。湘湖里外有小桥连接着,因而里湖景色更美一些。......
2023-10-09
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②,类若乘空。轻舠飞出④,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⑤,呼园中人曰:“捞笋!”天镜园的浴凫堂中,种植了高大的槐树和幽深浓密的竹林,蓊蓊郁郁的树荫层层叠叠,坐落之处正与碧波荡漾的兰荡湖相对,一泓澄澈的湖水荡漾,树木鲜绿,倒映水中,再看湖水中那清晰可见的游鱼,天上飞鸟掠过的影子,水底藻荇交错,这一切景物美得像在空灵仙境一样。......
2023-10-09
旧史所谓中原,只是现今黄河流域的中部,即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及河北、山东之一部,此外或为夷、狄、戎、蛮之地,或为汉族与夷、狄、戎、蛮杂居之地。春秋以后,因为各国努力开辟疆土,于是异族所居之地,逐渐为汉族所占有;而中原的文化,也就因此广播于四方;降至战国之世,异族剪灭几尽,于是我国今日疆域的规模,才大致确定。以下先述疆域的拓展,次述中原文化的广播。这便是汉族兵力及于今云南的第一次。......
2023-08-17
这是秦州名称之始,但不久便撤,并入雍州。至此,秦州范围大致与今天水市辖区相当。北宋地方行政体制以路下辖州、县两级管理方式为主。当时天水属秦凤路管辖下的秦州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明代时撤销行省,天水一带属陕西布政司秦州,下辖秦安、清水、礼县3县。......
2023-12-05
所有麦瑟德河流域的溪流都是优秀的歌者,优胜美地山谷则是主要支流的汇合中心。今天我度过了极为愉快的一天,四处漫游、观赏美景,沉浸在山中各种具有影响力的事物当中,素描、做笔记、做花的标本、呼吸新鲜空气、啜饮塔玛拉克溪水。......
2023-07-15
西州都督府就是一府统一州。西州都督府在行使其军事职能之外,还承担了西州的各项行政事务。其中的西州别驾、西州长史更可能是西州都督府别驾、西州都督府长史的省称。总之,安西都护府迁龟兹后,西州都督府成为了实际负责西州军政事务的州府级机构。此前安西都护府节制伊、西、庭三州的军事关系也不复存在,西州成为了独立于安西都护府之外的军政机构,同时西州都督府对伊州和庭州也不再有明确的军事统领关系。......
2023-10-03
在这样一个以“守静”为要旨的大环境中,任性使气的寇准显得格格不入,宋真宗对他的性格心知肚明,并未急于把他召回中枢。寇准重返权力核心,有赖于时代的推动,契机就是北部契丹的威胁。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军队,北宋朝堂议论纷纷。宋真宗抵达澶州后不久,辽军统军萧挞凛外出督战,被宋军用床子弩发射箭矢,击中额头,伤重不治。辽军临阵折将,士气大落,于是与宋朝商议求和。......
2023-08-29
西泠桥一名西陵①,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及见方子公诗有云:“‘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陵作泠,苏小恐误。”薄暮入西泠桥,掠孤山,舣舟茂树间⑤,指林麓最幽处,瞪目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袁宏道《西泠桥》诗:西泠桥,水长在。西泠桥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西泠桥,另一个名字叫西陵。......
2023-10-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