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高适边走边谈,不觉已到了黄鹤楼前。李白高适来到黄鹤楼上,凭栏远眺,只见江湖烟波浩渺,隔江相望,对岸的汉阳城绿树掩映,鹦鹉洲百草丰茂,如同一幅壮美的图画,扑入眼帘。李白接过笔,又要纸。李白将笔在墨汁里蘸饱了墨,挥笔便写。可是今天,李白却是落不下笔了,真是一反常态。......
2023-11-27
崔 颢
课文译注
1.崔颢(hào)(?—754):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历来为人称道,据说李白曾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十二首。
2.思乡诗中常见的意象。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鹃(杜宇、子规、望帝):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多渲染哀怨悲戚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鸿雁(雁足、雁书):①多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②指游子思乡。如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浮云:因行踪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孤灯:寄寓羁旅凄凉、思乡怀人之情。如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鹧鸪:鹧鸪的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表现思乡离愁。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芦管:即芦笳。古代一种管乐器,唐代边塞诗中常用以表现征夫思乡的怆然之情。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艺术特色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颈联笔锋一转,诗人写眼前登黄鹤楼所见:晴空下,大江对岸的汉阳川上的树木历历可见,而江中的鹦鹉洲上长满了茂密的春草,呈现一派芳草萋萋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是为引发乡愁设置铺垫。诗人被美景所迷,流连忘返,却在黄昏之时,面对烟波缥缈的大江,触景生情,发出家乡何处的哀叹。
有关八年级课堂古诗文巩固与提升的文章
李白、高适边走边谈,不觉已到了黄鹤楼前。李白高适来到黄鹤楼上,凭栏远眺,只见江湖烟波浩渺,隔江相望,对岸的汉阳城绿树掩映,鹦鹉洲百草丰茂,如同一幅壮美的图画,扑入眼帘。李白接过笔,又要纸。李白将笔在墨汁里蘸饱了墨,挥笔便写。可是今天,李白却是落不下笔了,真是一反常态。......
2023-11-27
崔颢诗的艺术追求魏耕原崔颢存诗42首,仅比张谓多了四首。这对于崔颢在盛唐诗上的贡献,不仅距离很大,而且实处于一种隔膜状态。后者为崔颢诗中最长的一篇,凡52句,364字。全诗可分四大段,首段铺叙邯郸女才艺与年俱长,显系追模《孔雀东南飞》手法。此诗除了入宫后铺叙的四联偶句,而在其余三部分则是直陈情事,不求藻绮,只用了两联偶句。此盖初入仕时,上层社会权势的变迁对少年时的崔颢有所触动,而引发此诗。......
2023-11-29
陶渊明和阮籍都属魏晋风流中的名士,两个人都有因酒而为官的经历。但在另一方面,两人在饮酒时的状态和对社会的态度又多有不同。首先,饮酒状态不同。“逾多不乱,任怀自得,融然远寄”虽然表面上是写孟嘉的酒态,其实也是陶渊明的自述,他是从本真即内在上享受饮酒的乐趣,这里面不会有功利的心态,也不会掺杂世俗凡尘,是心灵与自然真正的契合。......
2023-11-02
文题三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写诗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锤炼生活的过程。前两节句式、结构一致,富有节奏和韵律。可视为“我”在表明决心,思想积极向上,情真意切。......
2023-08-16
抛开诗家风格与审美趣味,从秦岭文化地理内容的丰富性看,当首推韩愈的《南山诗》。韩愈的《南山诗》,51韵,204句。从“仁者”到“智者”的过渡标志,仍然是“云横秦岭”事件。在《南山诗》中,韩愈力图运用“易象”结构表现南山的意象境界。香港大学的饶宗颐先生认为,韩愈《南山诗》中的51个“或”字连用,是受到了佛教文学的影响。至少就韩愈个人言,《南山诗》是欲罢不能啊!......
2023-11-22
对于纯诗与非纯诗的界定,沃伦首先肯定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表达,是脱离了世俗污秽的“纯净”之存在。在《纯诗与非纯诗》一文中,沃伦以一种玩笑的方式对“纯”与“不纯”进行了含义置换。沃伦举出不同主题和写作风格的诗歌来说明在不同的定义和角度上,这些诗歌都属于“纯诗”。沃伦在对所谓的“纯诗”进行分类分析之后,转向现代纯诗的定义。罗伯特·潘·沃伦:《纯诗与非纯诗》,见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第181页。......
2024-01-19
B.《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但字里行间却满是对“伊人”深深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失望惆怅。C.《蒹葭》中的“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思念的意中人,这个姑娘调皮可爱又神秘莫测,忽而出现在上游,忽而出现在下游,使诗人心灰意冷。《蒹葭》一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