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江南山水之美:答谢中书书的感慨与热爱

江南山水之美:答谢中书书的感慨与热爱

【摘要】: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后以“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这是陶弘景写给其友谢征一封信的一部分,仅六十八字,就生动地描绘出江南山水的美丽,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陶弘景

课文译注

文化文学常识

1.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思想家,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后以“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2.谢中书:谢征(500—536),字玄度,曾任中书舍人,故称谢中书。

文章主旨

本文是作者寄给朋友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函,描绘了自己所见的山川之美,反映了自己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也表现了自己希望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

艺术特色

本文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自己隐居地的美景,高高的山峰、五色斑斓的石壁和青翠的林竹、乱鸣的猿鸟,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川图。

作者还从多角度入手描绘景物。“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视线由仰观到俯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则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这是陶弘景写给其友谢征一封信的一部分,仅六十八字,就生动地描绘出江南山水的美丽,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文章紧扣一个“美”字,先总起,后分叙,再收束,脉络清晰。同时情寓景中,景见情趣,创造出清丽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动人意境。这是骈体文,除末三句是奇句单行外,其余都是四言对仗,形象洗练,清丽流畅,像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文言知识梳理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