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万物生长清明文化与习俗悠久,戴柳上坟扫墓,祭祖祈福

万物生长清明文化与习俗悠久,戴柳上坟扫墓,祭祖祈福

【摘要】:蚕豆葱爆蚕豆/ 043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佛豆等,清明前开花,白花黑心,颇有观赏性;清明后结荚,豆荚肥厚,内层海绵状。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时节进入清明,泡桐开花。风和雨顺,万物生长,清洁明净,故曰清明。清明文化和习俗现代的清明节的风俗,是古时三个节日的合并,即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清明节戴柳,上坟扫墓,是从春祭引发而来的,春分皇帝祭太阳,清明百姓祭祖先。

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

宁愁雨谷赊。

知化鼠,

清明来向晚,

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

梧桐续放花。

清明养生

园有百花开放,田有菜花金黄,人体此身百骸舒展,可以充分补充维生素蛋白质,以应勃发之气,壮筋强骨。

此时期各种花粉在空气中飘飘荡荡,无处不飞,鼻炎患者和敏感人群需加注意,必要时可佩戴口罩,或用纱巾捂住口鼻。

美食荐新

豌豆角

豌豆角炒腊肉/ 042

清明之后,豌豆开花,结出嫩荚,荚内豆如米粒,荚如纸扁,又叫豌豆片。此时的豌豆角脆嫩多汁,味美可口。豌豆角经长期栽培,产生了很多品种,其中的“荷兰豆”最受欢迎,比普通豌豆角更大更脆嫩,清香带甜味。

蚕豆

葱爆蚕豆/ 043

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佛豆等,清明前开花,白花黑心,颇有观赏性;清明后结荚,豆荚肥厚,内层海绵状。与豌豆角吃豆荚不同,蚕豆吃的是荚内的豆子,鲜灵生嫩。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时节进入清明,泡桐开花。桐有青桐、白桐,青桐是梧桐,白桐是泡桐。三月开花的是泡桐,泡桐花有紫色和灰白色,桐树高大,花接碧天。

二候田鼠化为鹌

田鼠喜阴,往更深的地下藏身;鹌鹑喜阳,四处觅食,地上见鹌不见鼠。

三候虹始见

草木茂盛,遮蔽泥土,雨水渐多,灰尘减少,空气清朗,时有彩虹出现。

风和雨顺,万物生长,清洁明净,故曰清明。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交节,岁至仲春,这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

清明文化和习俗

现代的清明节的风俗,是古时三个节日的合并,即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清明的一个风俗是要插柳,家家门首插柳,男女老幼各都佩戴。清明节戴柳,上坟扫墓,是从春祭引发而来的,春分皇帝祭太阳,清明百姓祭祖先。上巳的折柳踏青水边洗浴,加上寒食的扫墓祭祀先人,基本奠定了现代清明节风俗的雏形。唐朝王维有一首《寒食城东即事》诗,最后一句是“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见至迟到唐朝,三节已经重叠。上海虽然开埠很早,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但清明时头插柳枝的风俗,仍然保存到了20世纪90年代。俗谚有云:“头戴清明柳,来世修个好娘舅。”

田螺

酿田螺/ 045

田螺和螺蛳不同,螺蛳小,田螺大,大的田螺有一枚鸡蛋那么大。“清明螺,赛过鹅”,说的就是田螺。清明之后,田螺进入繁殖期,壳内孕藏小田螺,肥厚软糯的田螺肉变得瘦瘠,不宜再吃。

鳜鱼

椒麻鳜鱼/ 04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仲春时节是鳜鱼最肥美的时候。鳜鱼又叫桂花鱼,民间也写作桂鱼。鳜鱼刺少、肉多,肌理清晰,烧熟的鳜鱼鱼肉呈蒜瓣形,肉质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