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慈惊讶地发现,在这些试验中,诗歌评价中的一些“障碍”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不过,瑞恰慈对学生们阅读障碍的分析也暴露出他的不纯粹性,即语义分析中的心理学偏向,如“陈腐的反应”、“滥情”、“压抑”等。这一点遭到多数新批评者的拒绝和批判。......
2024-01-19
阅读成分模型是基于阅读成分理论提出的,主要用于鉴定学习障碍中的阅读障碍儿童。根据阅读成分理论,阅读包含单词识别和语言理解两个潜在的独立成分。单词识别是指儿童识别书面单词表征的能力,包括单词解码能力和语词加工能力。语言理解是指儿童理解书面语言和口语的能力,主要涉及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在阅读发展的初期,单词识别是低年级儿童学习阅读的重要技能,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佳预测指标;在阅读发展的后期,语言理解是高年级儿童学习阅读的重要技能。任何一个成分或两个成分同时存在缺陷都会导致三种阅读障碍亚类型的发生,分别是单词识别障碍、语言理解障碍和一般认知缺陷(单词识别和语言理解都存在问题)。
①阅读成分模型检测及亚类型鉴定程序是实施标准化阅读理解测验和听力理解测验,对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如果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存在显著相关,则表明听力理解成绩可以预测阅读理解成绩。②将听力理解成绩和阅读理解成绩转换成标准分(Z分数)并推导出听力理解对阅读理解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已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听力理解所预期的阅读理解成绩。③根据听力理解所预期的阅读理解成绩和儿童实际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差异进行阅读障碍亚类型鉴定。④对已鉴定出的阅读障碍亚类型进行范畴归类。三种亚类型的鉴定标准为:若儿童阅读理解成绩低于所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一个标准差,听力理解成绩达到或超过所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一个标准差,实际阅读理解成绩低于听力理解所预期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达到或超过一个标准差以上),则为单词识别障碍;若儿童阅读理解成绩低于所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一个标准差,听力理解成绩低于所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一个标准差,实际阅读理解成绩与听力理解所预期的阅读理解成绩基本一致(差异未达到一个标准差),为阅读理解障碍亚类型;若儿童阅读理解成绩低于所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一个标准差,听力理解成绩低于所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一个标准差,实际阅读理解成绩低于听力理解所预期的阅读理解成绩,为一般认知缺陷。
阅读成分模型也是针对差异模型,在对差异模型的批评中提出的。该模型灵活、实用,重视儿童阅读技能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潜能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差异,其检测结果可为儿童的干预补救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使教师能够针对儿童的具体阅读成分问题进行教学干预,提高儿童的阅读成绩。
另外,对学习障碍的诊断和评估也可采用非正式阅读测试和日常直接测验的模式。非正式阅读测试是指教师使用自己设计和施测的测验。一份非正式阅读评估表通常包括一系列难度递增的句子和段落,学生需要朗读这些句子和段落。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如阅读时增字、减字、跳读、替代等来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来确定哪个水平的阅读材料最适合该学生.以及需要教授学生哪些特定的阅读技能。
直接的日常测试是指教师在教授某项特定技能的每一天,都要对学生在该项技能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估。如在教授乘除法法则时,在教学的每一天都要对学生该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一般用正确率、错误率等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使用直接日常测试可以提供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各方面表现的连续性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供的学生表现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及进度。并且,直接的和频繁的测试也是行为改变技术的基础。
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定和评估是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筛选和区别的有效过程,目的是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分类,制订干预教学计划或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监控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进步情况。可见,鉴定和评估过程既涉及筛选也涉及评价、再评价的过程,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和补救都有重要意义。因而,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异质性特点,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诊断应采用全面、综合的鉴定评估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并采用多种量表及多项指标来衡量儿童。教师、专家、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有助于为儿童确定最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高其学业成绩,进而促进儿童认知、情感、意识等多方面的健全发展。
有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文章
瑞恰慈惊讶地发现,在这些试验中,诗歌评价中的一些“障碍”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不过,瑞恰慈对学生们阅读障碍的分析也暴露出他的不纯粹性,即语义分析中的心理学偏向,如“陈腐的反应”、“滥情”、“压抑”等。这一点遭到多数新批评者的拒绝和批判。......
2024-01-19
反应-干预模型是在对差异模型的批评和课程本位测试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反应-干预模型是一个多层级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层级又第一层级是全员检测和群体干预。第三层级是密集化的干预和全面的评估。反应-干预模型是结合教育教学过程来发现和鉴别学习障碍儿童的,是一个相对较长期的鉴别过程,也吸收了更多的专家参与到评估中。......
2023-07-02
也就是说,这类儿童一般来说感官、肢体、智力是健全的。因此,由其他残疾引起的学习障碍不包括在学习障碍儿童的概念范畴内。补救式教学是直接针对儿童的缺陷能力或学业学习问题而进行的矫正性的干预训练,能使学习障碍儿童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补偿式教学和补救式教学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2023-07-02
差距模式是当前学习障碍儿童鉴别和评估的主要方法,可操作性强。差距法也称常模参照法、标准化测验法,这是因为差距模式的评估首先需要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和标准化的成就测验。该差距模式源于学习障碍定义中所强调的潜能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差距模式使用差距分数作为筛查的指标。差距分数的衡量方法主要有年级水平差距法、成就水平期望公式法、标准分数差距法和回归分析法四种。......
2023-07-02
表28-2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学习特征和教学策略[2](续表)儿童还有一个很神奇的表现: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可塑性很强。研究也发现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自闭谱系障碍儿童可以克服许多挑战,变得积极融入社会,成为有动力的和有创造力的学习者。......
2023-07-26
(一)正式评估工具一直以来量化资料在鉴定超常儿童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智力测验。实作评估、档案评估、动态评估等也随着智力理论的扩展、超常儿童对象的多元化及无文化偏见评估的渐受重视而逐渐被运用在超常的鉴定上。社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近年来超常儿童教育学者也致力于突破原来单一而固定不变的智力概念,而从更多元、可学习、可改变的角度来诠释人类潜能的特质。......
2023-07-02
特殊儿童的鉴定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即可下断语的行动。一般而言,特殊儿童的鉴定需要经过筛查、干预、评估三个步骤。(三)评估评估是通过正式、全面的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特殊需要儿童鉴别出来,确定其特殊需要的活动。对特殊儿童的评估是整个鉴定过程中最重要、最严肃、最复杂、最具体的阶段,必须遵循无歧视的原则,进行正式、全面的鉴别诊断,以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2023-07-02
受到听力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语言发展滞后的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其特殊性。听觉障碍儿童思维发展与普通儿童具有同样的趋势,大体上呈现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思维阶段。听觉障碍儿童如果及早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在语言的作用下,他们的思维也可以迅速进入形象思维阶段。......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