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闭症成因的研究及教育介入治疗

自闭症成因的研究及教育介入治疗

【摘要】:专家们努力寻找形成自闭症的病因,但是,至今仍无明确的说法。目前,专家们认同自闭症是一种基因-神经生理方面的疾患,基因与神经生理因素造成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神经在信息传导时出现混乱或阻滞的问题。对于自闭症的成因仍有许多未知与未确定的部分,因此,目前为止,在找出真正的病因之前,以教育介入来改善自闭症的症状,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果的方法。

专家们努力寻找形成自闭症的病因,但是,至今仍无明确的说法。虽然如此,专家们仍持续地从环境、营养、药物中毒、基因定位等方面努力,希望从胎儿、婴儿的筛检中就能及早发现,及早实施预防策略,至今,相关努力仍在进行中。

目前,专家们认同自闭症是一种基因-神经生理方面的疾患,基因与神经生理因素造成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神经在信息传导时出现混乱或阻滞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结构异于一般人,从脑电图(EEG)、睡眠和快速动眼期(REM)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有轻微的病症,异常的部分牵涉到感官知觉的统合、情绪及信息的整合。

学者也从神经传导的生化因素来解释成因,发现5-羟色胺(5-HT)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睡眠、情绪、食欲、体温、激素的分解;多巴胺(Dopamine)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固着行为及多动状况;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对于唤醒注意力、焦虑、记忆力与对压力的反应等有相当的影响力。自闭症儿童这些方面也都呈现着障碍。2012年环境生物学家发现环境中的农药、多氯联苯、烟、空气污染等,都是造成自闭症的高危险因素,这些有毒物质进入胚胎或婴幼儿的大脑,与大脑组织体素进行结合,扰乱大脑细胞的联结。

再者,专家还试着从基因中的染色体来寻找答案。通过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发病率比异卵双胞胎还要高。依靠基因定位技术,目前专家也找出自闭症儿童在某些染色体上出现问题,2012年《科学》(Science)杂志所刊文章指出,自闭症的成因来自于胚胎、精子细胞与卵子细胞的微小基因突变,而随着父亲的年龄越大,基因突变的概率越高,产生自闭症后代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有些学者还从肠胃异常、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寻找成因,有学者也从病毒感染方向着手,蔡逸周医生的报告指出滤过性病毒感染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对于自闭症的成因仍有许多未知与未确定的部分,因此,目前为止,在找出真正的病因之前,以教育介入来改善自闭症的症状,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果的方法。2012年,学者发现用于肌肉痉挛的药物Arbaclofen,可以改善X染色体脆弱症患者的社会交往状况,未来,学者将研究此药物用于自闭症患者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