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闭症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自闭症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关于自闭症的分类,早期的研究与近年来的认识有所不同。美国学者Volkmar与Klin将自闭症分为三类,分别为典型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症、非典型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等。可见,学者们对自闭症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病症的特征,还有其他方面的延伸。至于DSM-V中则依自闭症儿童严重等级分类,将目前阿斯伯格症、自闭症非特定性等归类于第一级,高功能自闭症归类为第二级,而典型自闭症归为第三级,也规范出每一级在诊断和干预上的依据。

关于自闭症的分类,早期的研究与近年来的认识有所不同。

(一)早期的分类

早期对自闭症儿童的分类,主要以美国学者Wing和Gould为代表,1979年他们依据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上的表现,将自闭症儿童分为孤独型、被动型与主动且怪异型三类。

1.孤独型

孤独型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弱,他们逃避与人接触及眼神交流,对人冷漠,不喜欢别人碰触,感官知觉有强烈的反应。口语沟通能力弱,甚至无口语能力,肢体语言也怪异,让人不易理解。负面情绪的强度很大,只有重复性、固着性的行为表现,对物品的兴趣高于对人的兴趣,对物品的兴趣常是部分高于整体。例如:对于一部玩具汽车,他们对汽车轮子的关注与喜爱高于整部汽车,并且以自己的方法重复着、毫不厌倦地玩着汽车的轮子。模仿能力很弱,常伴随有严重的智力障碍、注意力障碍,以及自我刺激行为,如摇手、转手,或是严重的问题行为。

2.被动型

被动型的自闭症儿童在要求下能与他人进行交往,不过,多为被动式的回应,互动时间不长,互动对象多为大人,无法与年纪相近的儿童互动,能主动要求他想要的物品,可以接受他人的接触。口语沟通能力较孤独型好,多为喃语或仿说性语言,可以表达长句,但使用语言的场景或语言的功能不佳。这类型的自闭症儿童也存在着感知觉敏感、自我刺激行为、问题行为、情绪过激、模仿能力不足、智力障碍、注意力障碍等问题,障碍程度较孤独型轻。

3.主动且怪异型

主动且怪异的自闭症儿童喜欢与人接触、交流,与大人的互动多于同龄儿童,然而,与别人的互动及情感交流多为自己一头热,不管对方的回应或感受、例如:对于他喜欢的人,他会滔滔不绝地问问题,或是跟在对方周围,不愿离开,即使对方请他离开,他都不愿意离开。这类型的儿童口语能力很好,甚至很会背诵诗词,讲话时会引经据典,只是使用时的语意或是情景有偏误,话题的开启、持续及结束很怪异,缺乏或怪异使用礼貌性用语与客套性用语。此外,他们对于情境信息的解读很弱,所以常会闹笑话或是不解风情。他们的行为/兴趣的固着性与重复性较低,对于感兴趣的活动的强度仍明显高于一般儿童,智力多为轻度智力障碍到正常以上,也会有程度不一的注意力、感知觉、情绪等问题。

(二)近年来的分类

近年来,由于对自闭症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对于自闭症的分类,多以障碍名称进行。美国学者Volkmar与Klin将自闭症分为三类,分别为典型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症、非典型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等。

1.典型自闭症

典型自闭症儿童的发现年龄在3岁之前,会有能力退化的表现,男生的出现率高于女生,社会交往能力相当薄弱,口语沟通能力也很弱,有明显固着的、刻板的、重复性的行为/兴趣,智力障碍多为中重度以下,感官知觉反应强烈,常会出现癫痫症状,家族史中有时会出现典型自闭症的案例。

2.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症

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症儿童的发展年龄一般多在3~6岁之间,男生的出现率高于女生,社会交往能力弱,口语能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语言使用能力弱,几乎不会有癫痫症状,也会出现程度较轻微的行为/兴趣固着、刻板现象,智力为轻度障碍、正常,甚至超常,家族史中常有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症案例。

3.非典型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

非典型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的发现年龄不一定,他们有部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但是又不完全符合,男生的出现率高于女生。有些非典型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很好,有些则很弱,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且呈现质的差异;口语能力多为正常或很好,但是,语言使用能力不佳;智力的表现多样,从重度智力障碍到正常,家族史的部分未知。

上述两种分类的共同处是,都以儿童在三联症及智力方面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Wing与Gould辅以其他的特征,如感官知觉、注意力等,Volkmar与Klin则以发病年龄、癫痫、性别比及家族史来进行区分。可见,学者们对自闭症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病症的特征,还有其他方面的延伸。至于DSM-V中则依自闭症儿童严重等级分类,将目前阿斯伯格症、自闭症非特定性等归类于第一级,高功能自闭症归类为第二级,而典型自闭症归为第三级,也规范出每一级在诊断和干预上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