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闭症儿童的鉴定标准及优化措施

自闭症儿童的鉴定标准及优化措施

【摘要】:两者有关自闭症的定义,几乎一致,以下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来说明自闭症的鉴定。相较之下,CCMD-3里排除的病状较多,将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问题纳入诊断标准里,表述的症状也比较多。

国际上,有关自闭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和国际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目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为第四版的修正版(DSM-IV-R),《国际疾病分类》目前为第十版(ICD-10)。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ICD-7与DSM-I中,将自闭症列入“儿童精神分裂症”中,直至1978年ICD-9与1980年的DSM-I不再将自闭症列入儿童精神分裂症,改将其列入“广泛性发育障碍”之中。两者有关自闭症的定义,几乎一致,以下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来说明自闭症的鉴定。

中国在1989年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中,开始将“自闭症儿童”列入诊断标准;此时,仍列在儿童精神病的名目下,不过,其后又注明为广泛发育障碍。直至1995年修订时,再将其改归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类型下,2001年的CCMD-3融合DSMIV与ICD-10版的结构与内容,不过,内容更偏近ICD-9的内容,按照诊断标准,仍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类别。在CCMD-3的诊断标准中,将自闭症的诊断症状归纳为人际交往,语言交流,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坚持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三方面,并且病因起于3岁之内,排除阿斯伯格症、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雷特综合征、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学生精神分裂症。

有关CCMD-3中的自闭症称为学生孤独症,其诊断标准包括: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

【症状标准】下列(1)、(2)、(3)项中,至少有7条,且(1)至少有2条,(2)、(3)项至少各有1条。

(1)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至少2条。①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②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③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亦无相应反应);④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⑤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如不会玩过家家等);⑥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2)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①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②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③学习语言有困难,但常有无意义的模仿言语或反响式言语,应用代词混乱;④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词或不时发出怪声;⑤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不能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及应对简单;⑥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说话缺乏抑扬顿挫,言语刻板。

(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①兴趣局限,常专注于某种或多种模式,如旋转的电扇、固定的乐曲、广告词、天气预报等;②活动过度,来回踱步、奔跑、转圈等;③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④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如特殊的气味、一张纸片、光滑的衣料、汽车玩具的轮子等,并从中得到满足;⑤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作或活动。

【严重标准】社会交往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排除标准】排除阿斯伯格症、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雷特氏症候群、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学生精神分裂症。

综合上述资料可知,目前为止,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语言沟通、行为/兴趣等三方面显现障碍,此三方面又被称为自闭症儿童的三联症,且个体间呈现出质性的差异,此症状出现于儿童3岁之前,无法以雷特综合征、学生瓦解性精神病等来归类。此外,DSM-IV版的手册中也指出70%~80%的自闭症儿童伴随着智能障碍,自闭症儿童也会伴随有多动症,并且,在听、视、触、味等感官知觉上,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敏感或迟钝。相较之下,CCMD-3里排除的病状较多,将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问题纳入诊断标准里,表述的症状也比较多。

目前,DSM在进行修订,将在DSM-V中将自闭症独列出来,成一单独类别,并指出自闭症要符合在社会交往、感知觉、兴趣/行为上出现质的偏异之特征,加上病发于幼儿早期,障碍导致日后的功能受损等原则。在DSM-V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有着较大的改变,主要有:将三联症中的语言沟通及社会交往合并,成为社会交往维度,将语言沟通的行为融入其中;保留重复、刻板的兴趣/行为的维度,增加感知觉异常的项目;儿童确诊年龄,可能改在3岁或3岁以下;强调个体的症状导致日常的功能受损,非以病症来看待之;此外,对于谱系障碍,不再以阿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闭症、典型自闭症等类别称之,而以自闭症障碍需求程度一级、障碍需求程度二级和障碍需求程度三级等分类。新的诊断标准出台后,对于后续的诊断、疗育、就业、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