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特殊需求儿童兼具正向及负向特质,他们表现出的正向特质大约与一般超常生一致,同样也会表现出一般身心障碍生可能会出现的负向特质。这些具有双重特质、双重教育需求的儿童除了因为缺陷特质的影响不容易被发现或被误解之外,在教育上则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而身心障碍与超常儿童教育教师的合作,可为双重特殊超常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与学习策略,再加上普通班教师、行政与辅导人员、家长的通力合作即能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2023-07-02
超常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既有和一般学生相同的需要,也有他们的特殊需要。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刚性教育制度和大一统的课程教学计划,一些超常学生的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他们被迫无奈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他们早已学会的内容,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虽然现行课程改革在这方面有了较大改进,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仍根深蒂固。有的教师总认为,超常学生聪明,不教也能学得很好,因而忽视了这些学生的特殊学习和发展需要,对他们缺少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不是教育资源上的简单平均分配,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给予差异化的满足。
在班集体教学中应实施差异教学,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满足超常学生深造与速成的学习需要。深造是指超越一般学习标准或补充年级学习内容,但又不以升级或分数为目的的策略。为了满足普通班超常学生的学习需要,往往需要针对他们的特长加深拓展某方面的学习内容。
对于智力超常又具备提前入学和跳级条件的学生,应允许他们缩短学习年限,但要帮助他们作好社会调整,提高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并弥补由于学习速成而带来的知识技能的缺漏。超常教育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天才教育课程非常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怎样开展教育活动。现在有的学校将超常教育等同于争取名次、拿奖牌,这对超常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该为超常学生开设有关创造力的选修课程,让他们明白创造原理、过程,掌握创造的技能技法,例如移植法、属性罗列法、头脑风暴法等。学校既要在各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让他们从发现身边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始,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的奥秘,感受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教训,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水平。
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爱默比尔认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教育应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父母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爱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别,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民主和谐的环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
优良环境创设需要变革教育的体制与管理,如改变大一统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从单纯行政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倡导人本管理,使管理科学化、人文化,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改革现有的学生评价制度,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制度,改变仅用统一的标准和分数衡量学生,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多样化人才成长;加强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等等。
有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文章
双重特殊需求儿童兼具正向及负向特质,他们表现出的正向特质大约与一般超常生一致,同样也会表现出一般身心障碍生可能会出现的负向特质。这些具有双重特质、双重教育需求的儿童除了因为缺陷特质的影响不容易被发现或被误解之外,在教育上则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而身心障碍与超常儿童教育教师的合作,可为双重特殊超常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与学习策略,再加上普通班教师、行政与辅导人员、家长的通力合作即能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2023-07-02
多元、多阶段的鉴定步骤是超常鉴定的趋势,在中国台湾地区超常儿童需经推荐、初选、复选、遴选,最后通过者才能被超常方案正式录取。(四)遴选由辅导单位、大专院校或政府教育单位召集学校人员、超常儿童教育学者、家长代表组成鉴定安置辅导委员会或甄试委员会,召开复选或甄别会议决定入选名单。......
2023-07-02
(一)正式评估工具一直以来量化资料在鉴定超常儿童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智力测验。实作评估、档案评估、动态评估等也随着智力理论的扩展、超常儿童对象的多元化及无文化偏见评估的渐受重视而逐渐被运用在超常的鉴定上。社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近年来超常儿童教育学者也致力于突破原来单一而固定不变的智力概念,而从更多元、可学习、可改变的角度来诠释人类潜能的特质。......
2023-07-02
(二)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建议成立专门的超常儿童鉴别、教育机构。所以,在重视对超常儿童的教育的同时,也有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与教育。发展远程教学,促使城乡超常儿童教育协调发展“双超常教育”主张城乡和地区超常教育的协调发展。......
2023-07-02
智能显著高于同龄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些才能的儿童称之为超常儿童。当前国际上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30年来,我国运用“加速式教育”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速成了一批人才,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也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
2023-07-02
也就是说,这类儿童一般来说感官、肢体、智力是健全的。因此,由其他残疾引起的学习障碍不包括在学习障碍儿童的概念范畴内。补救式教学是直接针对儿童的缺陷能力或学业学习问题而进行的矫正性的干预训练,能使学习障碍儿童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补偿式教学和补救式教学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2023-07-02
(一)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我国的现代超常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在班级中偏小。因此超常儿童几乎总是孤独的,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父母。这对超常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会使孩子产生社会适应不良以及社交困难。这就很容易使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使一切对超常儿童的教学活动都接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这样畸形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