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掌握了这些沟通技巧,就能让亲密关系迅速升温!一旦蒂姆无法确认米歇尔的恐惧和观点,米歇尔就会以攻击的方式予以反应,这其实就是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指责他是一个麻木不仁、能力不足的伴侣。至此,米歇尔认为她自己受到了刺激,因此她开启暂停模式,防止了她和伴侣之间的破坏性冲突进一步升级。连接感和伙伴关系会再次消失。焦虑不仅可以带来恐惧、惊恐和紧张,还会导致你们的关系发生冲突,就像蒂姆和米歇尔的情况一样。......
2023-08-12
沟通时信息的传递依赖于各种传达工具与交流媒介,如语言、言语、符号、姿势、表情、动作、文字、手势、标志、图画、音乐等。在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中,50%~90%的信息可能都是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如动作、表情等)来进行沟通的,但语言和言语仍是最常用、最便利的沟通工具。
(一)语言与言语
1.语言
语言是人类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过运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语言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社会现象。世界上共有六千多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是由一套抽象的符号以及一套将这些符号合并为更大单元的规则组成。语言和文化、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行为受到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通常认为语言由四大基本成分构成,分别是语音(phonology)、语义(semantics)、语法(syntax)和语用(pragmatics)。
语音是指由人的发声器官的振动和调节而产生声音的现象,是决定某种语言语音系统的语言学规则。其中,音素是可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元音如普通话中的/a/、/o/、/e/,辅音如普通话中的/b/、/t/、/z/等。音位是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包”(bao)“抛”(pao)中的/b/、/p/与/ao/音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词义,/b/、/p/就有了区别词义的作用。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自然语音单位,通常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语义学主要研究词语的含义。对语义的掌握,不仅体现在理解词语的字面含义,还表现为理解词语隐含的意思以及词语之间的关系。
语法学是将词语组合成有意义句子的规则系统。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法规则,表达时如果出现词序混乱,句子就难以令人理解。例如“我想吃苹果”说成“苹果吃想我”,就出现了明显的语法混乱。
语用技能是指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要使它有效地发挥作用,听者和说者双方都必须掌握语用技能。语用通常包括三种技能。
(1)实现不同的沟通目的和功能,如要求、拒绝、请求等。
(2)根据会话情境调整或改变语言,如对儿童和成年人使用不同的说话方式。
(3)遵循谈话或陈述的规则,如轮流发言、围绕主题。相对于其他语言要素,语用要求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交及会话经验。
2.言语
言语是有声语言形成的机械过程,主要由中枢神经支配下的器官、肌肉等参与。言语属于一种心理物理现象。虽然语言表达的媒介多种多样(如言语、动作、手势、图片等),但言语是最便捷、最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方式。
言语的产生是通过三个系统的协调运动来实现的,它们分别是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和构音系统。贮存在肺、气管与支气管内的气体有规律地随呼气运动排出,形成气流;当气流到达声门处时,被转变成一系列的脉冲信号(声门)波然后通过声道的共鸣作用,形成具有适当形态的声波,最终由嘴和鼻腔发出言语信号(声波)。在言语的产生过程中,听觉反馈使说话者能够更好地调节言语输出。
(二)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儿童必须逐步掌握上述四种语言成分才能获得理解母语的能力。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一般均可在出生后4~5年内不经任何训练而顺其自然地获取语言技能,其语言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儿童的语言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啼笑阶段(crying)
哭声是婴儿和外界建立联系的第一个行为表现。当饥饿、口渴或不舒服时,婴儿会加深呼吸,引起“哭”这种自然反应。一般认为,一个月以内的婴儿的哭声是未分化的,听感上基本无差别,音调也很相似。一个月以后,婴儿出现了分化的哭声,家长可根据哭声的音调、音强等的不同辨别婴儿啼哭的原因。
2.“咕咕声”阶段(cooing)
一个月之后,婴儿除了啼哭声之外,其他发声也开始出现。这些发声是运用发音器官(如唇、舌、下颌等)发出的,最初发出类似于/a/、/o/、/e/这样的元音,之后出现/b/、/m/、/i/这些辅音。但这些发声都是零乱的、发射性的,对婴幼儿来说不具备符号意义。
3.咿呀学语阶段(babbling)
4~5个月时,婴幼儿就可以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种声音类似于成人语言中使用的音节的重复,如ba-ba-ba,ma-ma-ma。这些音节对婴幼儿毫无意义,只是为表达感受和听到自己说话的快乐而发出的。
4.语音阶段
语音和意义紧密结合,1~1.5岁的幼儿连续音节和近似词的音节增多,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减少。这个阶段出现了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标志着儿童进入了语言发展期。
5.词义阶段
词义的理解是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基础。儿童在1.5岁左右能说出少量的词,2岁以后词汇量迅速增长。据统计,儿童掌握量最多的是名词,如“猫”“灯”“妈妈”等,第二是动词,如“拿”“要”等,第三是形容词,如“大的”“多的”等。
6.句子阶段
句子的发展经历了不完整句、完整句、复合句等几个阶段。
不完整句表面结构不完整,但能表示一个句子意思。主要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两类。1~1.5岁出现单词句,如“抱抱”“球球”等,常与动作相结合,但意义有时不明确。电报句是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从1.5~2岁开始出现,如“妈妈袜子”“吃糖糖”等。
2岁左右,儿童的话语大部分是完整句,3岁儿童的话语已基本上都是完整句。其中,简单句是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如“我睡觉觉”“哥哥看书”。复杂句是由几个结构相互连接或相互包含的单句所组成,如“妈妈吃完饭就洗碗”。
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而构成的句子,如“妈妈看电视,爸爸吃饭”。
7.语用阶段
研究发现,儿童2岁时已表现出巧妙的交流能力;2~3岁就具备了会话能力;4岁儿童能适应听者的能力而调整其谈话内容;5~6岁儿童能根据事物所处的具体情境而调节自己的言语;7岁儿童能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对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调节。
有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文章
只要掌握了这些沟通技巧,就能让亲密关系迅速升温!一旦蒂姆无法确认米歇尔的恐惧和观点,米歇尔就会以攻击的方式予以反应,这其实就是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指责他是一个麻木不仁、能力不足的伴侣。至此,米歇尔认为她自己受到了刺激,因此她开启暂停模式,防止了她和伴侣之间的破坏性冲突进一步升级。连接感和伙伴关系会再次消失。焦虑不仅可以带来恐惧、惊恐和紧张,还会导致你们的关系发生冲突,就像蒂姆和米歇尔的情况一样。......
2023-08-12
语言与言语治疗/介入导向可依它的自然性,也就是与日常沟通情境一致性的程度。治疗师导向起源于行为主义的ABC理论。B指的是行为,是指个案表现语言与言语治疗的目标行为。所以在此种方法中,治疗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前事及后果。个案中心法,是由个案引导介入的方案,包括治疗内容、时间及治疗顺序等。......
2023-07-02
手势语言是人类在漫长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沟通工具,手势语言是运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正因为此,有人称手势语言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她以为这是表示胜利的V形手势,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下流的侮辱手势。结果可想而知,撒切尔夫人成了众多媒体攻击的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淑女风范限制她们做出粗鲁的手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弄坏妆容。......
2023-08-17
所以公共关系人员要了解公共关系沟通中存在的障碍,掌握促进有效合作的手段。(一)公共关系沟通障碍分析在公共关系实务中,整个沟通过程难以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噪声和障碍,并影响有效的沟通。在公共关系工作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全面有效的合作。......
2023-07-16
试论语境与言语交际的关系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李萃语境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组成。言语交际就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人们的一切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受这个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际场合及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以及言语表达时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语境对言语交际有着制约作用。言语交际对语境的这种能动适应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2023-12-04
在考虑认识选择的问题时,语言的偶然性以及它们与知识、选择与行动的关系是关注的焦点。2.通向合法的秩序和探索的文化的道路为了用解决问题的模式取代争斗,霍布斯探索了一系列的原则,作为替代战争的和平的组成成分。......
2024-03-28
第二篇城市文化:人与城市的张力关系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与灵魂的抽象。城市文化体现于城市的全景要素之中。概因城市文化是人类生活于城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城市文化便在无声之中给城市以发展的动力。......
2024-02-01
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单就文化因素来说,深厚的功利主义传统无疑是重要的影响之一。就英国来说,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贵族社会,贵族和乡绅(绅士)构成了社会的上层阶级,而商人、平民等则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的绅士形象成为所有英国人的理想。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英国商人追逐财富并不是其根本的目的,而毋宁说是一种手段,追求社会地位的手段。......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