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蕴藏史料方面,泰山刻石中表现尤为突出,与其他名山大川相比,堪称独步天下。现存最早的《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学者均视为研治秦史之首选文献。复次,泰山刻石具有补充史料作用。至少可以让后人比照官方文献,公正地作出判断和评价。泰山凌汉峰保存的两处南宋建炎元年摩崖石刻,记载了泰安石匠姜博士和道士孙上座招募义军、在泰山安营扎寨的史事,是文献中不多见的珍贵史料。......
2023-10-23
《中国社会科学报》:无论断代史还是通史研究,都离不开对史料的重视和发掘。我们注意到您不仅善于利用史料,而且将史料研究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请您谈谈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冯尔康:我深知没有史料就无从研究历史,因而长期立意于寻找第一手史料,寻找原始资料。找史料是为了运用,从搜集材料到运用于写作文章、专著,有个不轻松的过程。第一步是确定阅读的史籍。第二步是读书摘抄资料。资料需要原原本本摘录,抄写在卡片上,以便于异日利用。我读书,一般是全面读,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认为有价值的就抄录,自然阅读进度慢,长时间不能获得集中在某一方面的资料,写不出文章,不见科研成果,但是我不着急。第三步是审度资料能否写成文章,将卡片资料分类排比,进行初步研究,够用了,拟提纲写作;不够用,不能硬写,应该继续读书、找材料,直到满意为止。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确定史籍、搜集材料到撰写论著,这的确是个不轻松的过程。能举一些例子说明您是如何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完成这种艰难过程的吗?
冯尔康:比如我在1982年底写《雍正传》,就是先寻觅资料,次写有关专题文章,然后完成全书的写作。关于雍正的主要史籍,官修的实录和“清三通”《清史列传》《清史稿》有关部分,他本人的著述、文集等,有关文集、笔记、方志之类,基本上阅读了。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史料,看了康、雍、乾(前期)历次编纂的宗室玉牒和雍正帝亲自书写的朱谕、康熙遗诏等。在北大图书馆借阅《皇清通志纲要》抄本,在北京图书馆查阅《抚远大将军奏议》,在故宫图书馆索阅清朝帝后画像。为了总体把握雍正及雍正时代历史,有设计地先写《雍正的削除绍兴和常熟丐籍》等文。有了众人都能查阅的图书资料,又读了他人尚未利用的档案史料,写了雍正史局部性论文,在此基础上才写出《雍正传》。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注意到,您在搜集和运用史料方面不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而且在史料学的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您是如何完成这样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的?
冯尔康:关于史料学专著的写作,我最早其实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只是读书时有意识地记录了有关信息,无意中搜集了史料学资料,及至20世纪80年代前期给学生讲授“清史史料学”选修课,遂产生了写书的冲动,于是将有关资料卡片按文体分类,对重要图书再从史料学角度进行研读,并写出《清史的谱牒资料及其利用》等文,而后撰成《清史史料学初稿》,后来大量扩充完成《清史史料学》。《清史史料学》之后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则是有计划地进行写作的,除了便利史界专业人士使用,还为从事文学、谱牒学专业研究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信息。现在人们的阅读开始进入视觉图书时代,为促进史书的图文配合,我撰写了《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和构建图像视觉史料学》。我的史料学专著是研究性成果,人们往往当作工具书查用,然而我未曾感到委屈,仍然乐此不疲,因为笃信没有史料便没有史学,为此努力,利己利人,有何不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清史史料学》《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可以说是您在史料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与其他学者的同类著作相比,这两本书有什么明显特点呢?
冯尔康:谈到这两本书的特点,我觉得可以总结为四点。第一,是总结自身探寻、利用史料的经验。如《清史史料学》第四章“档案史料”专设一节讲述“档案史料的利用方法”,因为档案馆的档案分类方法与图书馆图书分类截然不同,不懂得档案分类法,到档案馆漫无头绪,怎么能找到要阅读的档案?第二,是将不太为人注意的文献给予史料学的应有地位,如对日记、书信、语录等文体的文献,用专章、专节、专目介绍其史料价值。第三,是利用资料进行初步研究,说明某文体的史料意义所在,如“图像绘画的视觉史料”一节用《以〈御制恭和避暑山庄图咏〉为例》一文,介绍图画的史料价值。第四,是把田野调查所得材料融入书中。为研讨近当代家族史,我到过一些省市县乡,在江西萍乡农村访问,得到当地农民藏书家刘炳继先生帮助,获得民国时期和20世纪90年代两次编修的《刘氏家谱》,遂以刘氏谱书为素材,写作“族谱的清人传记史料”中的“平民女子”一目。
有关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的文章
在蕴藏史料方面,泰山刻石中表现尤为突出,与其他名山大川相比,堪称独步天下。现存最早的《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学者均视为研治秦史之首选文献。复次,泰山刻石具有补充史料作用。至少可以让后人比照官方文献,公正地作出判断和评价。泰山凌汉峰保存的两处南宋建炎元年摩崖石刻,记载了泰安石匠姜博士和道士孙上座招募义军、在泰山安营扎寨的史事,是文献中不多见的珍贵史料。......
2023-10-23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保留在《庄子》中。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庄子·齐物》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2023-08-07
美国历史上有臭名昭著的“麦卡锡时代”,大学虽没有围墙,但当时的大学里充斥着监听、搜查和迫害,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自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经兴起过一场办社区教育的全国性运动——“没有围墙的大学”。纽约大学是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位于华盛顿广场周围地区,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大学无墙的原因根据人口数量和地理条件,美国大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2023-11-16
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故名辛丑条约。现于遇害处所建立牌坊一座,足满街衢,已于西历本年六月二十五日即中历五月初十日兴工。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道歉,二、惩戒,三、修约,四、外交改制。......
2023-08-07
毛泽东日理万机,仍不放过对身边人的思想教育。毛泽东接着这个话题,说开自己的历史:“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我就受过压的,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掉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加党的领导工作。”但他用自己的经历要说的道理,无论是“人没有压力不会进步”,还是“锻炼革命意志”,意思实际上是一样的,就是在挫折面前,要进取,把坏事变成好事。......
2023-08-01
因环团蓬寺旁而建寨,故曰“团蓬”。团蓬寨建于清嘉庆初年,同治初和民国时期又经重修。此时的团蓬寨内,寨小人多,避乱居民结草为屋,栉比鳞次。孙知县为之而悲,专门撰写了具有史料价值的《团蓬寨火灾记》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团蓬寺的前大殿曾作为钟祥县麻疯病院医务人员的住房,后两层大殿改为粮食仓库。......
2023-11-18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谴责当时各国之间的攻战,主张节俭,反对浪费。在政治上墨子主张要“尚贤”和“尚同”,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墨子·非攻》3.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语言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2023-08-07
本会于本月一日正式成立,议事两周,聆取政府各部门的施政报告,建议本省政治应有的兴革,现已圆满闭幕。本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届参议会,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政府短期间积极的筹备而迅速成立。犹忆陈长官自莅任以来,曾屡屡以建设三民主义新台湾相勉勖。现值大会闭幕,我们愿更列举数事,为政府当局及全省同胞告。......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