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一个有趣的话题开始的探讨

从一个有趣的话题开始的探讨

【摘要】:在我国传统社会晚期,有“三大节”的礼俗,这就是元旦、冬至和“圣诞”,节期君民同乐,普天同庆。原来大有思想文化上的讲究。过三大节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均有着丰富的文化成分,是行为与文化的结合物。社会行为与社会文化本身有着内在的联系,是统一体,因此在史学研究中将文化史与社会史结合在一起做统一的考察,是事物内在因素所要求的,是势所必然的事情。

在我国传统社会晚期,有“三大节”的礼俗,这就是元旦冬至和“圣诞”,节期君民同乐,普天同庆。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行为和习惯?原来大有思想文化上的讲究。元旦是一年之始,皇上颁布的新年历开始实行,凡为臣民者均应遵奉执行,如果哪个人胆敢不奉正朔,就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日比一日短,是阴、阳交争结束之时,从此阳气上升,而阳气表示君道,所以这时国君以最隆重的礼节祭天,并且只有他具有这种权力——以示君权、天道相通,而臣民则是隆礼祭祖,于是君民共同报答天恩祖德;圣诞是正在坐龙椅的皇帝的诞日,天下者,皇帝之天下也,沐浴皇恩的臣民理当庆贺。这些习俗到20世纪仍有所延续,如民国初期依旧有法定的祭天仪礼,政权元首的生辰百姓也要过,如台湾出版仁寿版“二十六史”为蒋介石庆寿,至于用什么纪年,仍然是政治态度问题。三大节是社会政治权威的体现,或者说是政治权威的象征,过三大节就标志政治权威的权威存在。过三大节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均有着丰富的文化成分,是行为与文化的结合物。社会行为与社会文化本身有着内在的联系,是统一体,因此在史学研究中将文化史与社会史结合在一起做统一的考察,是事物内在因素所要求的,是势所必然的事情。本文所说的文化,是将思想意识、信仰、观念、精神都包含在内。下面将介绍学术界对“文化与社会”的研究状况,以及开展“文化与社会”研究对史学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