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结构演变:总体历史的关键议题

社会结构演变:总体历史的关键议题

【摘要】:“社会的历史”,或者说整体史、总体史,它的含义是什么?但是在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的历史”还有“是专史但要放在整体史中进行研究”的观点。姜芃总述英国新社会史的特点,第一条就是“以研究整个社会为目标,其方向是建立一种总体的‘社会的历史’,强调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历史来研究”[35]。[38]社会的历史被理解为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与社会作用的历史,或者说以此为历史的主体。[45]基本上是持“社会的历史”说的。

社会历史”,或者说整体史、总体史,它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从研究著述和学者的议论中不难发现有两种内涵,其一是指全社会的、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研究内容,其二是在承认它的多方面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指研究方法和视角。何威讲的“绝对以群体现象为主,以复杂性为要,并同时采用几个解释系统”[33],或许能作为这种社会史内涵的概括。但是在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的历史”还有“是专史但要放在整体史中进行研究”的观点。这里我们只谈第一种含义。

年鉴派的创始人布洛赫、费弗尔及第二代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社会史研究,都充分地利用了地理学、经济史的知识,作为学科的研讨,虽然在内容上或侧重社会经济方面,或侧重其他方面,但都力求对历史作出全面的解释,以把握历史的整体性,所以勒高夫指出:“凡新历史都是整体历史的尝试。”他说新历史“要肯定整体历史和要求整体历史天地的更新,新历史的先驱作品虽然大都只处于某个历史领域内,但都表现出它们力求超越专业化的雄心壮志。它们——包括古卑尔和华士刁的作品——都是整体历史的尝试,它们所研究和介绍的是一个社会的全部”[34]。所谓新史学就是整体的历史,用霍布斯鲍姆的话说是“社会的历史”,勃里格斯也说是“社会的历史”。姜芃总述英国新社会史的特点,第一条就是“以研究整个社会为目标,其方向是建立一种总体的‘社会的历史’,强调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历史来研究”[35]。伊格尔斯就80年代末出版《德国社会史》的作者乌尔利希·韦勒的社会史研究,指出:“我们当然必须要考虑到,韦勒的工作——也类似于布罗代尔的一样——应该看作是宏大的包罗万象的提纲,而不是经验性的工作,是社会史学,而不是社会史。”[36]他把整体史的社会史说成“社会史学”,而不是“社会史”,一字之别,差异悬殊。葛志毅观察近几十年外国新史学的发展,认为可以断言“社会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为史学发展的宗旨找到方向,亦即史学应以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宗旨开始得到实现”[37]。他们众口一词:社会史即整体历史、全部社会的历史,即“社会的历史”“社会史学”,而不是一般所说的“社会史”。这些看法主要是从西方社会史的研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乌尔利希·韦勒的社会史学,“在广义上被理解为是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但也是社会文化的和精神现象的历史。其主题则是对社会变化的进程和结构的研究和表述”。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看来,社会史就是大幅度的社会结构史。”[38]社会的历史被理解为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与社会作用的历史,或者说以此为历史的主体。这种说法为许多学者所认同,如霍布斯鲍姆在《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中写道:“社会之历史乃是社会结构与变迁之一般模式与特定的实际发生之现象丛之间的相互交流。不论我们的研究所涉及之地理与时间之范围为何,这一点乃是永远真确的。”[39]前面说过哈罗德·珀金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将社会看作具有结构、功能的社会,正因为如此,他才围绕结构谈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中国学者亦有持与整体史说相同观点的,如杜正胜说:“‘社会史’实等于‘历史’。”[40]又说:“历史本来就是整体的,这话不少人说过,所谓社会史并不是从历史割裂出来的一部分,而是从社会的观点出发去看全部的历史,所以社会史也是整体的。”[41]陈旭麓认为:“社会史是社会变迁史,是社会纵深变化动态的过程。”[42]张静如说:“社会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历史学中层次最高的部分,是立于各类专史之上的学科。”[43]又说:“研究社会史,也就是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史的演化和变革。”[44]蔡少卿、孙江在讲到社会史的广义和狭义定义时肯定了社会结构在社会史研究中的意义,他们说:“社会史的定义可以从社会结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展开,其广义定义是‘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其狭义定义可以是研究社会结构变迁时普通人的经历。”[45]基本上是持“社会的历史”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