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社会结构史研究概况及其优化方案

中国社会结构史研究概况及其优化方案

【摘要】:外国学者对中国社会结构史有局部的研究,日本、韩国、美国学者对我国明代以来绅士集团的研究很有成绩,前苏联学者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做过勾勒。作者纵论中国社会结构史及其演变。周氏之作是我国早期社会结构史研究的代表作。[17]对社会结构、对中国历史作出不少有见地的说明。指出“传统中国社会结构里,皇权是一个基本的权力”,“从王到皇帝,我国传统社会结构有一个空前的变化”。

外国学者对中国社会结构史有局部的研究,日本、韩国、美国学者对我国明代以来绅士集团的研究很有成绩,前苏联学者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做过勾勒。我国学者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所涉及的社会内容比较广泛,在阶级、等级方面的论述较多,论宗族史、家庭史的也有一些,党社、社区方面少一些;具体结构的研究相对多一点,而总体通论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极少。其中一些论文和专著相当精彩,如熊德基的《魏晋南北朝阶级结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7],蒙思明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8],经君健的《试论清代等级制度》[9],宁可的《述“社邑”》[10],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11],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12],潘光旦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13],何龄修等的《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14],戴玄之的《中国秘密宗教与秘密社会》[15],喻松青的《明清白莲教研究》[16],等等。有些社会结构专著和专文下面作具体的说明。

周谷城著《中国社会史论》,1988年由齐鲁书社出版。早在30年代由新生命书局就印行了周谷城的《中国社会之结构》《中国社会之变化》《中国社会之现状》三书,80年代略作修订,汇为一书,分为三篇。作者纵论中国社会结构史及其演变。《结构篇》分五章,“结构之始”“统治阶级”“被压迫的民众”“知识分子”和“社会结构与新形势”,侧重古代社会结构研究;《变化篇》分四章,“帝国主义与产业革命”“都市的发展”“农村的崩溃”及“都市发展与农村崩溃中的军阀”。作者重视结构要素的互动关系,因而颇能说明问题,但对结构要素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缺少必要的分析。周氏之作是我国早期社会结构史研究的代表作。

《皇权与绅权》,1949年由上海观察社出版,1988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重梓。该书由吴晗、费孝通、袁方、全慰天、胡庆钧、史靖等围绕中国社会结构撰文探讨,将传统中国社会权力分层为皇权、绅权、邦权和民权,在评述中还涉及农民、商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重点是讨论皇权、绅权结构及其互动关系。“了解中国传统结构中这两种权力怎样合作和冲突?它们的性质如何?它们的演变如何?”[17]对社会结构、对中国历史作出不少有见地的说明。指出“传统中国社会结构里,皇权是一个基本的权力”,“从王到皇帝,我国传统社会结构有一个空前的变化”。[18]“秦以前是贵族专政,秦以后是皇帝独裁,最近几十年是军阀独裁。”[19]并指出“中国社会中家族团体是各种制度搭配的中心。无论经济、宗教、政治、教育等制度,均以家族团体为主而结合在一起”[20]。又论皇权的帮手绅权及历史衍化,“绅士是士,官僚是大夫。士大夫联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层次,就是到现在还是如此”[21]。“士大夫的政治在历史上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三个时期,即第一时期从秦到唐,第二时期从五代到宋,第三时期从元到清。”[22]由论商人地位到探究古代社会财富、权力的获得:“绝对的皇权,贵贱的分层,贱商与商贱,也许是其中最为基本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财富在权力之下,谈什么保障,发展更不容易。”[23]

费孝通撰著《乡土中国》,1947年由上海观察社椠刻,1985年三联书店再版。作者在40年代进行农村社会调查,研究家族、村社、社区和行政结构,提出“差序格局”社会结构理论。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以“私”即个人为中心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24]“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25]作者认为“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李树青著《蜕变中的中国社会》,香港罗盘出版社梓行,写作于40年代,全书六大部分,讲到社会阶梯、家族、士大夫、妓女,并论述自我主义、家族主义、乡士主义、社会身份理论。作者由社会身份论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动力,指出身份有多种特质,有变换性,即人在不同人际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地位;有残存性,即人的社会身份虽然变化,但先前身份仍影响其社会地位;有等级性,即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是一回事,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区分,就个人方面讲叫社会身份,从社会方面叫作社会地位。所谓社会结构,“即系统社会地位的总体而言,即亦是称个人社会身份的总体而言”。作者重视社会身份的等级差别,指出:“因为社会身份具有这种特质,才构成了社会移动的基本动力,才可能得有进步。”[26]

李桂海著《中国封建结构探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印行。作者对阶级、民族、各集团结构及结构内部的斗争进行了考察。作者使用了社会结构的某些理论,所以在当时的大陆学者中认识深化了。作者把封建结构分为活力型与封闭型两类,权力垄断与开放程度结构类型,指出封建结构型的发展趋势,是堕性因素渐增而活力因素减少,原因是结构内部斗争的解决手段失灵。

沈大德和吴廷嘉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探析》一文(载《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l期)。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宗法家族制”,相关的是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作者认为古代社会组织源于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决定了社会的封闭性,“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政治权力为社会行政组织和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就必然要以官本位制作为国家的基础与支柱”。同时,“它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极强的互补性,因而自我调节机制和能力都很强”。

上述诸位作者将对社会结构理论的探讨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对皇权与官僚、绅士集团演变史的分期,社会等级性身份变化和社会进步,对从古代至近代社会结构类型及阶级、等级与历史演进关系等问题提出看法。成就可观,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