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自然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理论建构就意味着将某种思想或是某种知识系统化。后一种目的是自然科学所没有的,因而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理论独特的品质。持二元论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可能无国别之分,但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有国别之分。无论是直接碰到的还是继承下来的,都与一个国家的地缘文化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为以国别表示的社会科学理论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2024-01-10
为理解社会结构理论应把握的要点,现将各家学说先行罗列于下:
前苏联出版的《应用社会学辞典》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组合部分之间的相对稳定联系的总和。”[1]这个界定又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狭义的社会集团和各集团之间相对稳定联系的总和。
1984年民主德国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辞典》(修订版)写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专门注意对社会结构,即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相对稳定结构的分析。”[2]
美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结构社会学概述》中说:“结构是要素的有序排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比结构的各个部分更重要。”又说:“结构是对集合体总体的描述,而不是对它的组成要素的描述。”[3]
美国学者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的《社会学是什么?》中说:“社会结构分为分析的和具体的两种,所谓具体结构,指的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制度——家庭、法庭、工厂等。所谓分析结构,指的是在许多具体结构上社会方式总合,社会依靠这些方式来实现货物的生产和分配,力量的控制和其他机能的需要。”[4]
我国学者王康主编的《社会学辞典》中对社会结构的定义是:“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及其构成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主体——人及其生存活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5]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文指出:“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诸要素的联结方式或互动关系,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并由相应的社会制度来维系。简言之,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网络。”[6]
吴忠民在1990年成都第三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的论文——《试论中西传统社会结构与现代化模式》中写道:“所谓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具体的、稳定的构成方式。有关社会结构的研究只是要回答社会‘如何构成’,而不是‘由何构成’。”
上述7家社会学界观点,我理解出下述要点:
1.与社会结构关联词汇的意义。①社会要素: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元素,如群体、组织、社区。说得具体些,就是家庭、宗教、政党、民族团体等。②社会系统或社会体系,是指社会要素的组合状态。③社会地位:个人、社会群体、集团在社会结构中相互关联的状况,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④社会身份:人们法定的和社会公认的社会地位。
2.社会结构的不同说法。有所谓的广义与狭义两种社会结构,或者分为具体结构、分析结构。
3.两个层次的社会结构,或者说两类社会结构。一类是社会要素的内部结构及其相关制度,如家庭,其内部的构成,家内人际关系及其规范、家庭与同其有联系的社会要素的关系。另一类是诸种社会要素的有序排列,形成稳定的联系,即各种社会要素依其相互间关系进行联接,形成社会结构模式。
4.重视社会结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结构,不是只了解社会要素是什么,重要的是认识要素联结方式和互动关系。
5.社会结构与职业关系。职业规定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身份,决定个人、群体、集团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职业划分与社会分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关联。
6.社会结构的核心,在阶级社会是阶级结构,而在古代社会是等级结构。
7.社会结构的变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发生变革,决定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结构内部的冲突、社会要素量的增减和质的转换,突破社会结构整合的稳定性,为另一种社会结构替代。
8.社会结构最能反映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反映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方式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
总之,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历史,有助于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奥秘。
有关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的文章
无论是在自然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理论建构就意味着将某种思想或是某种知识系统化。后一种目的是自然科学所没有的,因而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理论独特的品质。持二元论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可能无国别之分,但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有国别之分。无论是直接碰到的还是继承下来的,都与一个国家的地缘文化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为以国别表示的社会科学理论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2024-01-10
社会要素由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关系结成,是人们的集合体。父家长、皇帝以及各种组织首脑是社会要素的重要成分,值得注意。需在社会经济中寻找社会结构产生与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分工与职业诸因素起着作用。经济制度对社会阶级结构有着规定性的作用。近代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级制消失,政权结构也发生变化。......
2023-07-02
在循环经济政策方面,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这些组织积极规范的活动,非常有效地推进了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进循环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023-12-02
第一节生态社会概念源流探析一、“社会”概念中的生态元素1.我国古代“社会”概念中隐喻的生态要素在我国古籍中,“社”是指人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会”是指人的集合。人类必须顺应自然而生活,不能僭越自然宇宙这一最伟大神灵为人类规定的生活秩序,这就是对古希腊城邦社会的神谕和诫命。......
2023-12-02
在一个公民不能享有平等权利义务的社会不可能建成生态社会。自然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社会的重要条件。主要指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契合与平衡。......
2023-1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类型发生了足以引起公共政策选择及社会治理模式发生转变的诸多深刻变化:一是社会资源主体日益多元化和分散化。因此,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在“多元”基础之上,在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的互动中寻求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社会矛盾也需多方力量通过不断地调整、磨合,达到最终的消解。这促使国家调整了对城市基层社会的控制方式,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方式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过渡。......
2023-08-09
杰索普指出,结合这五个方面并利用这三个方法,能够克服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长期存在的经济决定论、经济还原论与阶级还原论倾向,能够克服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国家观的局限,能够建立起跨越资本理论与阶级理论之间鸿沟的桥梁。......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