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铸造工艺过程设计的主要要素

铸造工艺过程设计的主要要素

【摘要】:造芯时,纵横设置通气绳,芯砂的强度等性能必须符合要求。舂砂造芯全过程须精心操作,使整个砂芯有足够均匀的紧实度,达到所需的强度、刚度、通气性及溃散性等性能要求。砂芯采用醇基铸铁涂料,主要成分为石墨粉。涂料层厚度为0.8~1.5mm。

一、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根据大型碱锅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要求等,应采用将锅底朝下的垂直浇注位置。这样有利于优先保证最重要的锅底的质量,同时有利于铸型中气体的排除,以减少气孔等铸造缺陷。

浇注位置确定后,根据锅体的外形,仅在锅口上平面设置一道分型面,如图9-1所示。

二、铸型

1.铸型种类

大锅的铸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以承受运输、铸型翻转、合箱等过程中的机械载荷及浇注时的浮力作用,不允许产生任何变形及裂纹等现象。还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耐火度,防止产生气孔、砂孔及粘砂等铸造缺陷。铸型最好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能,可重复使用多次而不易损坏,若实现一型多铸,则可大幅度降低造型成本,提高生产率。

为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必须采用干型。

2.造型材料

中央砂芯与外铸型可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造型材料。

(1)芯砂

宜采用冷硬呋喃树脂砂。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透气性及溃散性等,经实践证明效果最好。

(2)外型砂 如果是一次性铸型,可选用与芯砂材料相同的冷硬呋喃树脂砂。必须指出,自硬树脂砂不适用于刮板造型法,如果采用刮板造型法,则须选用粘土砂等。

大型固碱锅的生产,较成熟的经验是采用一型多铸工艺,既能确保质量,又能降低成本。型砂材料应选用强度较高的粘土砂,型砂组成可参考表9-5。

表9-5 型砂组成

978-7-111-42606-6-Chapter09-7.jpg

注:1.若加入部分粘土浆,可适当减少粘土粉的加入量。

2.龙口砂粒度为1~3mm。

3.水分适量。

3.造型方法

对于大型锅形铸件,应根据所选铸型种类、造型材料及产量等因素,确定模样的制作形式。如果选用呋喃树脂砂或属大批量生产,则可制成实体模样;如果属单件、小批量生产或采用一型多铸工艺,则可采用刮板造型法。制作模样时,大锅的铸造线收缩率选用0.8%。

刮板造型的方法是:首先将刮板造型轴杠底座(图9-1件7)紧固在砂箱底板(图9-1件8)上,然后将轴杠(φ100mm×3500mm)插入底座中,并将大型钢结构刮板套在轴杠上,调整刮板位置及尺寸后,方可进行刮制铸型操作。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在刮型过程中轴杠摆动,确保铸型尺寸准确。铸型须有足够的紧实度,工作表面要“插钉”。

4.造芯

大型砂芯与箱盖连在一起,一次成形成为整体。

(1)芯盒 采用金属型芯盒,设计的整体结构形式如图9-3所示。下段芯盒1沿垂直方向分成两半对开组成整圆,上段圆弧芯盒2成整体形状。顶端局部球面部分3留作填砂口,便于造芯时填砂,最后用小刮板造芯而成。

978-7-111-42606-6-Chapter09-8.jpg

图9-3 大型锅体芯盒结构示意图

1—下段芯盒(两半对开组成整圆) 2—上段圆弧芯盒(整体) 3—顶端局部球面部分(刮板造芯) 4—箱盖

(2)芯骨 大锅芯骨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外界的强力作用而不产生任何变形;应便于装卸;不阻碍铸件收缩等。造芯前,将芯骨装配紧固于箱盖内平面上,其设计结构形式如图9-4所示。材质为ZG200-400或球墨铸铁,芯骨外径的砂层厚度约为150mm。芯骨分为两节,下节芯骨1由4块组成整圆,每块之间留有间隙量30mm,组装时,要在间隙中放入楔形垫铁;上节芯骨2呈球面整块状。上、下两节芯骨须紧固连接,芯骨外表面须铸有骨刺或焊上φ8~φ12mm的圆钢,以便于芯砂连接,增加砂芯强度。

造芯时,纵横设置通气绳,芯砂的强度等性能必须符合要求。舂砂造芯全过程须精心操作,使整个砂芯有足够均匀的紧实度,达到所需的强度、刚度、通气性及溃散性等性能要求。

978-7-111-42606-6-Chapter09-9.jpg

图9-4 大型锅体芯骨结构形式示意图

1—下节芯骨(由4块组成整圆) 2—下节芯骨(球而整块)

5.涂料

涂料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火度等。砂芯采用醇基铸铁涂料,主要成分为石墨粉。涂料层厚度为0.8~1.5mm。

一型多铸粘土砂型采用水基铸铁涂料,因型砂粒度较粗,应涂刷2~3次。涂料层厚度达1~2mm。涂料的组成见表9-6。

表9-6 涂料组成

978-7-111-42606-6-Chapter09-10.jpg

涂料须碾压成膏状,碾压时间不小于8h。使用时加入适量水,在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并调至所需浓度,防止沉淀。必须注意保持两遍涂料层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浇注时在铁液作用下产生涂料剥落缺陷。

6.烘干

粘土砂型的烘干温度为350~450℃,烘干时间约为8h。

合箱后,用热风烘干器进行干燥。热风的温度控制范围为160~170℃,保温时间为14~16h。如果将树脂砂芯置于干燥炉内进行干燥,则干燥温度为180~190℃,保温时间为8h。

7.铸型修复

一型多铸铸型在浇注一次后,须对铸型表面进行整修。如有局部损坏部位,应用原有型砂进行修补:首先将残留涂料层清除干净,然后对整个铸型重新刷上1~2遍涂料,并经烘干待再次使用。如能对铸型进行精心制作和维修,一般可重复使用4~6次。

三、浇注系统

大型锅形铸件的典型浇注形式,是采用雨淋式顶注浇注系统。经实践,其效果最好,被广泛应用。在图9-1中,24道φ25mm内浇道3均匀分布于锅口圆周上。为防止内浇道表面因受高温铁液的强力冲刷而将型砂冲入型腔中,常采用石墨棒车制或用高强度型砂特制而成。采用大容量浇注箱及集渣槽,具有很强的集渣能力,可防止熔渣等夹杂物流入铸型中。

锅口上平面设有4个溢流冒口,在浇注最后阶段,让其溢流出一定数量的铁液,可防止上平面产生气孔、砂孔、夹杂等铸造缺陷。

浇注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宜取较快的浇注速度。内浇道的总面积为118cm2,12.5t铁液的浇注时间为70~90s。可在较短时间内,很快建立起较大的静压头,从而缩短了对铸型表面的高温烘烤作用时间,可减少气孔、砂孔及夹杂等铸造缺陷。

四、熔炼及浇注

1.化学成分

根据所需的化学成分,选用优质炉料在冲天炉电炉中熔炼。须注意提高铁液的纯净度,尽量减少气体及夹杂物的含量,以提高耐蚀性能。冲天炉熔炼的出炉温度为1420~1440℃。

按以上工艺生产的稀土灰铸铁固碱锅,经化工企业实际使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工厂的部分实际资料见表9-7,可供参考。

表9-7 稀土灰铸铁固碱锅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978-7-111-42606-6-Chapter09-11.jpg

2.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过高,会显著增加对一型多铸铸型的损伤程度;浇注温度过低,则会增加产生冷隔等铸造缺陷的危险性。为保护铸型,增加其使用次数,在不产生气孔、夹杂、皱皮及冷隔等铸造缺陷的前提下,宜取较低的浇注温度,并控制在1300~1320℃的范围内,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3.冷却时间

在大锅的凝固冷却过程中,为减轻中央砂芯对收缩的机械阻碍作用,在浇注后40min时,须将芯骨之间的楔形垫铁卸除掉,并将紧固螺栓松开。浇注后1h,须撤掉砂箱上的全部销子及螺栓,以利于铸件收缩,减小铸造内应力。浇注后,铸件在铸型中的冷却时间应大于4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