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密涅瓦大学到HTH公立特许学校: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挑战

从密涅瓦大学到HTH公立特许学校: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挑战

【摘要】:美国的密涅瓦大学就是最好的案例,它被称为“一所没有校园的大学”。最后是重组智慧的教育管理,从科层机构变为弹性组织。实际上,智慧教育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有成效,比如美国的HTH公立特许学校,这所学校没有教科书,完全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模式。智慧教育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利用学习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的技术手段,去创造个性化的学习场景,来满足数字新生代的学习需求。所以,未来智慧教育的核心还是教育场景的创新。

要实现智慧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创新智慧的学习环境,从“施教工厂”变为“学习社区”。

纵观教育的发展史,学习环境的变化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教室就像工厂车间,教育过程则像工业流水线生产。如果把传统的学习环境比作“施教工厂”,那么智慧教育带来的环境则是“学习社区”。

这种学习社区是万物互联的智能空间,一方面,它将把千篇一律的教室变成灵活创新的学习空间,把单调乏味的建筑打造成智慧的育人环境。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会把冷冰冰的机器设备变成充满温情的“私人助理”。通过不断学习人类的行为和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辅助策略,帮助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个性化学习。

其次是升级智慧的学习方式,从“学以致用”变为“用以致学”。

数字新生代的兴起,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必须改革,我们要更加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在做事中学会做事,成为能够应对未来复杂挑战的人才。

当今工业时代,我们把机器设计得越来越像人,而把人教育得越来越像机器。我们要打破这种固化思维,就要通过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让数字新生代有机会观察微观世界,感知抽象概念,让他们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以及无边界学习。

美国的密涅瓦大学就是最好的案例,它被称为“一所没有校园的大学”。四年本科学习分布在全球七大城市,包括旧金山香港伦敦等,通过与当地的高校、研究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学生可以使用一流的图书馆与实验室等进行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开放办学,实现了教育的结构性创新。

最后是重组智慧的教育管理,从科层机构变为弹性组织。

我们当前的教育管理大多采用科层制。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效率,但缺陷也显而易见——机械的流程让学校和教师逐渐失去自主性和创造性。

而要实现“效率至上”,充分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就要推行弹性的教育管理,比如我们可以建立科学家、行业专家的驻校制度,以及普通师生、家长与社区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多元参与、社会监督的网状治理结构,从而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教育生态。

实际上,智慧教育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有成效,比如美国的HTH公立特许学校,这所学校没有教科书,完全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模式。HTH的老师都是项目和课程体系的设计者,他们跨学科协作设计自己的课程,主导学校的教工会议探讨学校的议题。

教师还参与关于课程体系、评价、职业发展和招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决策。同时,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培养工程师或科学家,学校会为每个学生安排4~5周的实习期,与工程师或科学家一起在实验室工作、学习。

科技永远无法代替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真正给学习和教育带来颠覆性革命的绝不是这些技术本身,而是信息技术所推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只有将这些融于核心教育理念,才有可能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智慧教育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利用学习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的技术手段,去创造个性化的学习场景,来满足数字新生代的学习需求。所以,未来智慧教育的核心还是教育场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