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黑箱工厂的劣势与数字化升级之路

黑箱工厂的劣势与数字化升级之路

【摘要】:我们把传统工厂看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箱子,厂商在入口端投入原料、能源和生产资源,就能在出口端收获相应的产品。但是,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这个箱子是黑色的,他们只能核算箱子之外的投入和产出,而箱子里具体发生了什么,比如生产进行得如何,怎样组织生产最优,为什么订单没有按时完成等,往往不太清楚。在数字化与互联化上的缺失,直接导致黑箱工厂“瞎”“哑”和“傻”。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购买回来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你去找店家理论,店家要么马上换货,要么退货退款。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质量问题,你和店家都无从知晓,更无法及时反馈给厂家。是生产流程问题,还是生产工艺问题,或者是物流运输问题,这些我们都无法追溯。

看不清,弄不明。这就是传统工厂的黑箱弊端。

我们把传统工厂看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箱子,厂商在入口端投入原料、能源和生产资源,就能在出口端收获相应的产品。但是,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这个箱子是黑色的,他们只能核算箱子之外的投入和产出,而箱子里具体发生了什么,比如生产进行得如何,怎样组织生产最优,为什么订单没有按时完成等,往往不太清楚。

这背后其实是设备数字化与互联化的问题。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企业的设备数字化率只有38.9%,而数字化设备的联网率只有32.1%。在数字化与互联化上的缺失,直接导致黑箱工厂“瞎”“哑”和“傻”。

首先是“瞎”。在车间现场,我们经常看到工人在设备控制面板上手工逐字输入程序,设备对外联系的通信功能形同虚设。一方面,设备“看不到”外界信息;另一方面,这种人工在线编写程序的方式也会造成“工人很忙、机床很闲”的情况。因此,与外界信息不通畅,设备单机孤立工作,可称之为“瞎”。

其次是“哑”。如果设备没有远程监控、数据自动采集等功能,设备运行状态、生产信息,甚至是故障信息等都是不透明的,出现问题相关人员不能及时获知,容易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就是说,设备是哑的,是不会说话的。

最后是“傻”。由于设备没有互联互通,设备状态、生产信息等无从自动获知,只能靠人工事后反馈,效率低且易出错,建立在这种人为数据基础上的决策就必然是不及时、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不科学、不智能,从另一个角度可用“傻”来概括。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没有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要进行科学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