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各国智能制造的竞争策略差异

各国智能制造的竞争策略差异

【摘要】:同时,各个国家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也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力差异,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都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各国不同的制造强国战略先说德国。由此,德国开始意识到卖装备不如卖整套的解决方案,甚至如果同时还能够卖服务就更好了。例如,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业,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美国智能制造的转型哲学就是“颠覆”,这一点从其新的战略布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仔细观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国家所选择的路径和侧重点有非常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这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和国情,另一方面是各个国家在制造文化哲学方面的差异。

在过去近200年的工业积累中,美国与德国等国家都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制造哲学,其根源是对知识的理解、积累和传承方式的差异。同时,各个国家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也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力差异,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都有各自的相对优势。

各国不同的制造强国战略

先说德国。德国最引以为傲的是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德国依靠装备和工业产品的出口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因为产品优秀的质量和可靠性,使得德国制造拥有非常好的品牌口碑。然而,德国近年来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工业产品本身只能够卖一次,所以卖给一个客户之后也就意味着少了一个客户。

同时,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装备制造和工业能力的崛起,德国的市场也在不断被挤压,在2008年至2012年的5年时间里,德国工业出口几乎没有增长。由此,德国开始意识到卖装备不如卖整套的解决方案,甚至如果同时还能够卖服务就更好了。

于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其背后是德国在制造系统中所积累的知识体系与系统产品,同时将德国制造的知识以软件或工具包的形式提供给客户作为增值服务,从而实现在客户身上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所以,德国的制造哲学是发挥在关键设备与零部件,以及生产技术上的传统优势,从而整合“产品+服务”的价值体系,实现智能制造生态的发展。

再说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制造业全面萧条,所以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解决系统性问题。美国擅于从数据中挖掘出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一个现象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和某一个问题发生的过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后建立的模型来描述,这也是知识形成和传承的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构建生产网、数据网和设备网等制造系统网络,可以创新工业系统的顶层设计。

例如,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业,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多数企业会从设计、材料、工艺和控制优化等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通用电气公司发现飞机的油耗与飞行员的驾驶习惯,以及发动机的保养情况相关,于是就从制造端跳转向运维端去解决这个问题,收到的效果比从制造端的改善还要明显。

所以,美国智能制造的转型哲学就是“颠覆”,这一点从其新的战略布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利用工业互联网颠覆制造业的价值体系,利用数字化、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3D打印等)来颠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

总结来看,美国是信息化强、工业化弱,他们通过工业互联网,自上而下,以网入厂;德国是工业化强、信息化弱,他们搞工业4.0,是要自下而上,以厂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