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字阳光工程:法律保障用户数据知情权的重要性

数字阳光工程:法律保障用户数据知情权的重要性

【摘要】:在数据资产化的当下,为用户在信息丛林中制定“隐私宵禁”,是数字政府的另一个重要趋势。不可否认,人类社会已经产生了“数字鸿沟”,最直接地表现为从获得的不平等转变为使用的不平等。在国内,同样也存在对数字政府项目的质疑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来保障公民的数据知情权,才是真正的“数据阳光工程”。

在数据资产化的当下,为用户在信息丛林中制定“隐私宵禁”,是数字政府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不可否认,人类社会已经产生了“数字鸿沟”,最直接地表现为从获得的不平等转变为使用的不平等。在没有建立网络安全与隐私规则的前提下,“信息丛林”里的初级用户被各种非法贷款、炒币机构和黑产平台轻易猎杀。

“51公积金”App是一款个人公积金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爬虫技术获取用户公开的公积金相关信息,平台超过70%的收益依靠现金贷。许多用户并不清楚,国家鼓励第三方平台为公民提供便民服务,但是将个人敏感信息当成商业数据资产进行交易,必须要有风险评估与市场准入设置。而“51公积金”因为没有相关资质,已经被多次勒令整改。

而另一款名为“艺术升”的App,号称与“八大美院”合作,掌控着全国美术院校学生报考的在线入口。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平台,商业化却无孔不入,在报考关键时刻,完全毫无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不仅系统崩溃、乱码频出,而且设置高昂的基础服务收费门槛,导致诸多考生怨声载道。

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针对个人隐私信息和数据无序利用的行为实施“隐私宵禁”。可以预测,接下来所有的政务服务平台,都需按照法规更新个人信息收集规则,而用户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成熟与理性。

随着数字政府的加速发展,在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制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参与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政府的信息公开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在指定平台与载体公开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内容。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数字政府建设的信息公开应该包含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政务服务、治理与监管的机器算法。“算法公开”是公民知情权的一部分。

2014年,美国圣迭戈开始了“智慧路灯”计划,通过安装4000个带有无线网络连接的LED路灯,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街道照明。不仅如此,圣迭戈政府还将这些路灯进行智慧化改造,加装了摄像头、Wi-Fi、麦克风和可以测量温度、气压、湿度甚至磁场的传感器,实现对停车位、犯罪活动和空气质量的监控,构建起一张智慧城市的物联网。

“智慧路灯”计划虽然好处众多,却遭到了许多市民的反对。他们认为,智慧路灯收集行人移动数据,是一种侵犯人权和隐私的行为,这些数据的监管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因此将圣迭戈政府相关部门告上法庭。

在国内,同样也存在对数字政府项目的质疑声。2019年,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控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指责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擅自升级年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强制收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无独有偶,来自清华大学的劳东燕教授,对北京地铁计划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进行分检同样提出了质疑。

其实,这些争议背后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算法不透明,数据去向不透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来保障公民的数据知情权,才是真正的“数据阳光工程”。

从用户体验与腰部创新,到平台开源、场景饥渴、隐私保护和算法公开,数字政府未来的微创新与小趋势,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更离不开人们对智慧政府的需求与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