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区块链:代码即法律的探索与应用

区块链:代码即法律的探索与应用

【摘要】:对于探索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区块链其实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理念,那就是“代码即法律”。美国宪法学者莱斯格在著作《代码即法律》中指出,代码是互联网体系的基石,它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个人行为。代码即法律特别适用于涉公监管。司法是代码即法律的另一个应用范畴。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告审结区块链电子证据“第一案”。

对于探索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区块链其实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理念,那就是“代码即法律”。

什么是代码即法律呢?美国宪法学者莱斯格在著作《代码即法律》中指出,代码是互联网体系的基石,它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个人行为。

我们知道,区块链讲究的是多中心化,分布式存储让信息被记录到无数的网络节点,所有的流程都是按照事先达成的共识机制去执行,不存在人为干涉的可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代码即法律。

因此,政府借助区块链技术,将治理规则写入智能合约中,然后依据程序代码去执行,而程序代码又是开源的,所有人都可以查看。这样就可以摒除人性的介入,让政务流程变得透明和公平。

代码即法律特别适用于涉公监管。

比如政府资金要专项专用,更要搞清楚来龙去脉。放到工程项目中,如果资金去路不明,则有可能导致违约转包或责权不明。如果资金被挪用,则会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存在隐患,以及造成工程欠薪。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工程资金区块链管理平台。该平台为建筑产业链上的各法人主体提供数字身份,将工程流程写入智能合约中。待工程启动后,各主体都需要用私钥对资金流通进行签名,并且在链上进行广播,让所有人看到工程款项的流通情况。

此外,作为涉公监管的另一个重头戏,扶贫同样在被区块链改造。

国内首个由政府支持的“区块链精准扶贫”项目,落地在贵阳市的红云社区。该项目通过一套“助困工作区块链数据存证系统”,可以将贫困户的身份信息、扶贫助残服务信息,以及扶贫款流向信息,以哈希值的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上,以解决扶贫机构与扶贫对象之间的互信问题。2018年8月,第一笔157万元的扶贫资金就是通过助困工作区块链数据存证系统发放到位的。

与扶贫类似的慈善业,信任同样是困扰从业者、捐赠者与受捐者的一大难题,而区块链技术正好提供了以低成本塑造信任的解决方案

早在2016年7月,蚂蚁金服就开发了第一个区块链公益应用——“听障儿童重获新声”公益善款追踪项目。该项目内的每一笔善款都可被全额追踪,而捐赠者则可以在蚂蚁金服区块链公益平台上,随时查询项目筹款情况及善款使用情况。

司法是代码即法律的另一个应用范畴。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电子合同行业使用的签名证书,大多通过具有公信力的CA机构签发,签署时需要通过电子签名、时间戳等技术对签署主体进行身份识别,防止合同篡改。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后,电子数据的生成、收集、传输、存储全生命周期,都可以借助区块链多方见证、不可篡改的属性,实现数据的安全防护,使电子证据的保全成本大大降低。

因此,区块链已经成为有效增强电子证据可信度的工具之一,逐渐获得了各级人民法院的认可。

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告审结区块链电子证据“第一案”。在该案件中,原告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对侵权网页实行了自动抓取和源码识别,以哈希值的方式存储在区块链上,这一证据成为本案侵权认定的重要依据。如今,区块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案件中的数据存证环节。

尽管已有一些应用落地,但“区块链+政务”未来还要翻越两座大山:一是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政府作为特殊机构,各部门之间权责不完全清晰,数据也十分敏感,因此在立项和验证时需要格外谨慎;二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尚不成熟。比如一些底层系统,由于逻辑较为简单,智能合约功能并不完善,导致难以适用于实际的政务场景。因此,目前大多数的政务区块链项目中,区块链仅被当作“分布式数据库”使用,各个节点对于公共账本的数据形态还没有共同维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