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城市

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城市

【摘要】:放眼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典范,这种根据城市特色来定位的模式,已经是一种普遍共识。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的县级市,已经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这种智慧城市集群趋势,加以各个级别智慧城市的生态标准,可以使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得到立体化的满足。

跳出IT工程师思维,智慧城市又应该如何规划呢?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区域经济合作、全国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城市选好自己在社会经济大格局中的定位非常关键

另外,产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它会向最有效率的地区聚集,违抗产业聚集规律的城市会因过度竞争而达不到发展产业的目的。所以,智慧城市在产业规划上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因地制宜。

比如京津冀城市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过去,京津冀城市群里的各个城市都存在闭门规划的现象,不少城市之间布局重复且雷同,比如都想打造科技产业。这种同质化竞争造成了城市集群经济发展失调。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之后,这种现象明显得到改善。北京强调做大节能环保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天津立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河北则将重点放在工业转型升级。

放眼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典范,这种根据城市特色来定位的模式,已经是一种普遍共识。

比如纽约强调数据开放,上线了城市数据开放网站,包括人口统计地理统计、灾害防治和政府程序等;东京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全城布局物联网技术,实现日本“社会5.0”的构建;巴黎则更侧重民众共建智慧城市,民间的技术、资金和人才都可以直接参与,同时也非常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规划就是一种顶层设计。我们必须明白,好的顶层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必须扎根于实际需求。

比如武汉智慧云平台项目,作为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智慧城市项目,微软公司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而是照搬国外的方案,花费大量资金购买IT软件和云服务,这些高大上的产品根本没有考虑到政府机构与民众的使用习惯,最终偃旗息鼓。

反过来,华为参与建设的兰州新区,在顶层设计之前,通过数字孪生城市模拟兰州新区的规划,利用城市大脑系统了解各个产业需求。比如在政务处理方面,兰州过去效率不高,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需要花费130多天,华为了解到这个问题后,设计并建设了政务云数据中心,让兰州新区60%的行政审批实现自动化,大幅提高了效率。

好的顶层设计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技术标准,而放到更大的城市集群中,我们还需要生态标准。

什么是生态标准?比如,省一级的智慧城市,应立足于数据资源的整合、治理、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重心自然落在数据整体运营层面;市一级的智慧城市,出发点在于城市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市区县三级职能部门的整合;到了县一级的智慧城市,要聚焦于县域的综合治理,要给居民带来看得到、摸得着的智慧化。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的县级市,已经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这种智慧城市集群趋势,加以各个级别智慧城市的生态标准,可以使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得到立体化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