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物联网的未来:警惕失控情形

物联网的未来:警惕失控情形

【摘要】:一方面,支持物联网的技术都在演化当中。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还可能依赖于点对点通信和中继技术的升级。另一方面,当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接入网络后,物联网的发展就已经处于一种失控状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人为的破解和修改。物联网将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式奇迹,未来最大的巨头公司也可能在物联网领域诞生。物联网不仅改变了IT巨头,也为传统产业赋能,特别是对新零售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崇拜利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演化过程,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失控的过程。

一方面,支持物联网的技术都在演化当中。

比如通信技术。最早的设想是用射频识别,然而近期发展出了近场通信技术,已经超出了当时的技术想象。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还可能依赖于点对点通信和中继技术的升级。

再比如身份识别技术。早期我们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站,今天扫描二维码已经非常普及,接下来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会得到广泛应用,技术进化会越来越快。

另一方面,当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接入网络后,物联网的发展就已经处于一种失控状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种是人为的破解和修改。比如,扫地机器人伦巴的用户就对破解伦巴乐此不疲,他们可以让破解后的伦巴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后来制造伦巴的公司,干脆就把用户破解伦巴当作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来做。

另一种则是机器智能的自我进化。比如美国某公司曾关掉了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因为在这个项目中人工智能发展出了一种自己的通信语言,而且是人类所无法理解的语言。

所以物联网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我演化、自我生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机器和人类共同进化的过程。我们可以预见到这个趋势,但不可能预见到它的具体形式和具体技术,也不可能做出预先设计。

全球物联网大会主席王正伟透露,2020年,全世界会有260亿个物品连接在互联网上,产生超过10万亿元的市场机会。物联网将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式奇迹,未来最大的巨头公司也可能在物联网领域诞生。

但是,在这个触手可及且潜力巨大的市场里,物联网企业应该如何布局,找对最佳的掘金之地呢?

回顾之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苹果谷歌应用商店推出与开发者分成的机制,为后来的产业大爆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物联网浪潮也是一样,竞争的关键在于生态圈的建立,不过和之前移动互联入口为王的逻辑不同,物联网的要求是全栈全链无死角。

目前,科技巨头们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主要指向“云-管-端”。“云”指的是平台系统;“管”指的是通信网络,5G的发展已经为物联网铺开高速公路;“端”指的是芯片传感器等智能终端。当前,“管+端”是巨头推动的主导方向,未来“云+端”将成就新的生态圈。目前,腾讯、小米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且各有所长。

不过,无论是“管+端”还是“云+端”,物联网设备在与互联网连接时,由于带宽、功率和传输距离等限制,催生出许多新的标准和协议。比如,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物联网至少会带来比现在多30倍的终端数量,而现有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体系只能提供43亿个IP地址,对于物联网而言远远不够。最新的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体系,能提供43亿的4次方个IP地址,可以让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能分配到自己的地址,是物联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未来所有的公司都是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也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式奇迹。物联网不仅改变了IT巨头,也为传统产业赋能,特别是对新零售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