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突破边界:软硬件融合的趋势

突破边界:软硬件融合的趋势

【摘要】:最明显的,就是打破了软硬件边界。我们该如何理解软硬件结合这一现象?但摩尔定律失效,让硬件很难再赚取丰厚的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软件与硬件的融合发展,就成为整个产业的大趋势。尤其是苹果,既做软件也做硬件,你很难把它定义为一家硬件或软件公司。就连我们的民族品牌华为,也从一个单纯的硬件设备提供商,逐渐开始转型为软硬件结合的生态型企业,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产品,还开发出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和自己的5G通信标准。

5G不再是通信技术的“个人表演”,它促进了多种前沿技术趋势的互相融合,架起了无形的桥梁。最明显的,就是打破了软硬件边界。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现象:BAT等互联网公司,开始自己尝试制作硬件;而以华为联想小米为代表的硬件企业,则开始研发自己的平台与生态。

我们该如何理解软硬件结合这一现象?

回顾早期,硬件和软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它们各赚各的钱。但摩尔定律失效,让硬件很难再赚取丰厚的利润。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卖硬件设备不再赚钱了。最近20年来,手机、个人电脑、音乐播放器等曾经动辄上万元的硬件设备,价格已经缩水了近60%,百元手机、百元电视等便宜设备屡见不鲜。

而软件行业在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辉煌后,也普遍陷入停滞不前的泥潭。我们知道,软件决定着一个系统数据的处理能力,但硬件却把持着数据接入能力。没有硬件接入,软件的数据处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这样的情况下,软件与硬件的融合发展,就成为整个产业的大趋势。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许多中国企业因为被“卡脖子”,不得不选择去开发那些曾经不擅长的硬件配件。与此同时,对于5G时代的用户体验来说,产品即服务,服务即产品,长板效应不再具有绝对优势,软件与硬件之间的独立关系不复存在,更多的是相互融合与渗透。

也许你会说软硬结合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它真正被重视起来是从2019年开始的。在这之前,很少有硬件厂商会在产品发布会上提及软件的匹配能力。这是由于很多5G的硬件即将进入的行业里,都因为软件必须针对特定的硬件打造,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苹果和华为这两大巨头身上看到了迹象。尤其是苹果,既做软件也做硬件,你很难把它定义为一家硬件或软件公司。从iPhone一代99美元的售价开始,到今天1000多美元的iPhone11 Pro,它似乎完全没有受到摩尔定律的影响,公司规模和利润都在不断扩大。

就连我们的民族品牌华为,也从一个单纯的硬件设备提供商,逐渐开始转型为软硬件结合的生态型企业,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产品,还开发出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和自己的5G通信标准。所有决策都在说明一个现实:5G时代,单靠硬件或者软件就能挣钱是不现实的,消费者需要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独的硬件或者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