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去中心化并非绝对路径:制度安排须考虑

去中心化并非绝对路径:制度安排须考虑

【摘要】:湖畔大学曾鸣教授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去中心化是一种内生变量,而不是绝对方向。实际上,去中心化并不是区块链项目的天然优势,也不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去中心化只是某种制度安排,一种需要系统考虑的内生变量。最早的部落经济是点对点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选择中心化或去中心化,核心在于:它是在什么场景下应用?换句话说,只要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我们都可以使用,甚至将二者结合。

湖畔大学曾鸣教授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去中心化是一种内生变量,而不是绝对方向。

我们通过区块链系统的三个层面,把这个概念延展开来理解。

架构层面,我们需要去中心化,也就是分布式架构,这是技术上必须实现的;但是在逻辑层面,我们反而要中心化,因为我们要统一数据库和统一记账;到最后,在决策层面,我们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与规则,考虑是否需要去中心化。

实际上,去中心化并不是区块链项目的天然优势,也不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去中心化只是某种制度安排,一种需要系统考虑的内生变量。

最早的部落经济是点对点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但它为什么落后?是因为网络过于稀疏,没有协同。农业经济的核心要点,是以部落和乡村为核心的,相对自给自足的模式,但是交换网络的扩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开启了相对开放的网络协同时代。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种协同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未来,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将极大地扩大网络协同的边界,且更直接地建立在点对点的网络结构上。

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从商业创新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最本质的特征是建立了有一定共识基础的、点对点的协同网络。区块链下一步大发展的核心挑战,恰恰是这样的协同网络在什么场景下可以创造最大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个协同网络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比以前的解决方案好了很多?这个网络的增长动力是什么?

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最终目的,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选择中心化或去中心化,核心在于:它是在什么场景下应用?能解决什么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才能既保障公平,又能激发参与动力,还能创造社会价值?

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去中心化这个模式。换句话说,只要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我们都可以使用,甚至将二者结合。

举个例子。我们构想“用区块链改造打车服务平台”的时候,往往过分注重区块链去中心化与点对点的优势,而忽略了中心化平台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也至关重要。

比如,针对司机或乘客可能发生的恶性行为,谁来预防、发现和惩罚?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追问下去,你就会发现,至少目前来看,任何商业行为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一定会有中心化的决策元素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