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跨越数据共享障碍:区块链为数据流通搭建桥梁

跨越数据共享障碍:区块链为数据流通搭建桥梁

【摘要】:许多公司认为数据共享带来的风险高于回报,因此不愿提供自己的数据,这就是现有数据交换面临的困境。区块链可以为数据的安全流通搭建桥梁,数据共享甚至能得到全新的模型。一旦营业执照核准通过,就实时推送数据至区块链上,保证部门间数据的可信流通和共享。重庆政务服务引入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未来也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多民生领域。

在新的生态中,数据及数据产品可作为所有权明晰的资产流通起来,共享生态将激发创新、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如今,得数据者得天下。许多公司通过各种产品收集用户数据,不断迭代产品使其获得用户的青睐。正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竞争,企业和机构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护城河”。

每个企业都希望获得更多的横向数据,从而建立更大的市场数据库去更好地指导业务拓展。因此,企业或机构一边希望获得跟业务或用户相关的数据,一边又担心自己的数据会泄露。许多公司认为数据共享带来的风险高于回报,因此不愿提供自己的数据,这就是现有数据交换面临的困境。

区块链可以为数据的安全流通搭建桥梁,数据共享甚至能得到全新的模型。我们来看看自动驾驶领域的案例。

我们开车时,会下意识地预测接下来几秒内道路上其他行人、车辆的反应,预想行人或许会乱穿马路、前方车辆会突然刹车。细心的驾驶员非常善于处理这类状况,控制速度,为道路上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出规划。

因此,实现自动驾驶远比多数人想象的复杂得多。一辆车首先需要通过它的环境感知系统采集数据,多维度分析天气情况、信号灯情况、前方是否有人或有车等驾驶环境,以及路面交通情况,传到驾驶控制决策模块形成操作指令,完成刹车、加速、开启信号灯等操作。

测试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大量真实场景数据训练模型,但空有驾驶里程也是不够的。在空旷的高速路上学习的驾驶技能,也不太可能转化为真实的驾驶技能。

这就需要所有的行业参与者都共同来实现这一目标。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至今已经行驶累计超过800万公里,测试地点涉及美国的六个州,达到这样一个数据量花费了七八年的时间。

近几年来,优步、百度阿里巴巴科技公司也开始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如果这些企业能共享各自的路测数据用于模型训练,甚至道路上的车能分享行车数据给研发机构,不同驾驶环境和路况场景的数据量将成倍增加,整个行业的前进步伐可能会更快。

当然,这样的数据分享可以通过有偿形式进行。区块链基础的数据共享方式可以保证数据来源和去向明确,没有中间平台留存数据。去中心化的数据控制方式将促进数据的共享,更多训练数据的共享,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共享,新的商业模式由此形成。

此外,在政务服务方面,区块链的价值也逐渐体现。

重庆率先建设了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借由该平台,企业在重庆注册公司的时间可从十几天缩短到最快只要三天。

过去注册公司往往需多次填报信息、重复提交资料。而现在,只需登录“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网站,集中提交一次材料,就可完成申办营业执照、印章刻制等全部步骤。

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主要利用金融级区块链技术,让用户提交的材料从生成、传送、储存到使用,全程的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

一旦营业执照核准通过,就实时推送数据至区块链上,保证部门间数据的可信流通和共享。用户一次提交的资料,可供其他部门采用,不再需要重复提交。

重庆政务服务引入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未来也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多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