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让人工智能发展缓慢:解决社会公平难题

让人工智能发展缓慢:解决社会公平难题

【摘要】:黑石集团CEO芬克曾在2018年初发表过一封公开信,信中他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担忧,尤其是社会公平问题。芬克认为,不论是规模还是速度,这次人工智能革命,都要比前几次技术革命更加猛烈。他认为人工智能导致的失业,自由市场不能彻底解决。想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冲击,就需要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为失业者创造大量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硬币都有两面。我们不禁会问,既然是底层变量人工智能会冲击人类社会现有的运行体系吗?

黑石集团CEO芬克曾在2018年初发表过一封公开信,信中他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担忧,尤其是社会公平问题。

芬克认为,不论是规模还是速度,这次人工智能革命,都要比前几次技术革命更加猛烈。他认为人工智能导致的失业,自由市场不能彻底解决。相反,全球必须重新构思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影响力投资以及公益创业

过去,企业只有在时间与金钱都有富余时才会做慈善企业家们很多时候会这样想,既然有钱了,就投资一些初创公司。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捐些钱给留守儿童,还可以发发新闻稿,好好宣传一下。

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以更认真的态度来参与这些活动,同时也要拓展我们对这些活动的定义。想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冲击,就需要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为失业者创造大量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显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接纳它带来的负面效应。

社会上有一种理想化的假设认为,那些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再培训与再教育进入更高级的工作岗位,去那些尚未实现自动化的新行业。然而,不可回避的担心是,以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失业者,很难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再培训的方向。更不要说那些高龄的失业者,他们很可能因为学习能力较差而被社会彻底淘汰。

夸张一点来说,如果是人工智能导致的失业,对人们的心理创伤可能会更大。毕竟,他们将面临的境况很可能不是暂时失业,而是永久性地被排除于社会体系之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用一生时间学习并掌握的技能,被算法机器人轻而易举地超越。随之产生的压倒性的无力感,会让人感觉自己的存在没有了意义。

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曾做过这样一种预测,人工智能时代幸存的工作岗位分为两批人:一批人收入顶尖(如CEO、投资家),一批人收入一般(如按摩师、家庭护理人员)。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许多构成中产阶级基石的职业(如卡车司机、会计人员、办公室经理)将被清空。

正是基于这些担忧,一些企业和专家已经开始寻找解决办法。比如,谷歌已经开始尝试每周工作四天,工作总量不变,把人均工作时间减少,从而让更多的人得到工作机会。也有专家建议,向大公司收取专项税金,用于再就业群体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