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卫星轨道分类概述

卫星轨道分类概述

【摘要】:按照卫星轨道的高度、倾角、运转周期的不同,可把卫星分为不同的类型。倾斜轨道卫星:0°<i<90°,轨道面倾斜于赤道平面。),故轨道的长半轴a=42 164.6/N 2/3 km或42 164.6N 2/3 km;非同步卫星:T≠24或24/N,24N。其轨道称为对地静止轨道,有自然的和人工的两种。LEO卫星分布在500~2 000 km的圆或椭圆轨道上,星座一般由几千颗卫星组成。GEO卫星网络技术成熟,对地覆盖特性好,但是轨道过高,链路容易受损,且传输时延过大。

按照卫星轨道的高度、倾角、运转周期的不同,可把卫星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卫星离地面最大高度通常可把卫星分作3类:

(1)低轨卫星:h max<5 000 km,周期T小于4 h,称为LEO卫星。

(2)中轨卫星:5 000 km<h max<20 000 km,周期T为4~12 h,称为MEO卫星。

(3)高轨卫星:h max>20 000 km周期T大于12 h。

若按倾角i的大小,卫星可分为:

(1)赤道轨道卫星:i=0°,轨道面与赤道面重合。

(2)极轨道卫星:i=90°,轨道面穿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即与赤道面垂直。

(3)倾斜轨道卫星:0°<i<90°,轨道面倾斜于赤道平面。

若按卫星的运转周期,卫星通常又可分为:

(1)同步卫星:运转周期T=24恒星时,故轨道的长半轴a=42 164.6 km。

(2)准同步卫星:T=24/N或24N恒星时(N=2,3,4,5,…),故轨道的长半轴a=42 164.6/N 2/3 km或42 164.6N 2/3 km;

(3)非同步卫星:T≠24或24/N,24N。

在卫星通信中,通常按卫星同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关系,将卫星分成两大类:

(1)对地静止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任一点,卫星位置保持固定不变。其轨道称为对地静止轨道,有自然的和人工的两种。自然的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即赤道平面上唯一的一条圆形同步轨道(以地心为圆心,半径R=42 164.6 km,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它是克拉克在1945年提出的,1965年以来已被成功地广泛应用。在理想条件下,卫星入轨后,无需再为克服地心引力而消耗能量,故称之为“自然的”。人工的对地静止轨道可以有许多同心圆,因此,卫星进入这一轨道后,具有传输时延长的缺点,有人提出低高度的人工对地静止通信卫星的设想,在地面上不断地向卫星发射激光或微波能量供给卫星,助其克服地心引力的影响,保持正常运转。

(2)对地非静止卫星:相对地球表面任一点,卫星位置不断地变化。

不同类型的卫星,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卫星通信中,到目前为止,以对地静止卫星用得最多,非静止卫星也有一定的应用。

(1)LEO卫星网络轨道距离地面1 000~2 000 km。LEO卫星分布在500~2 000 km的圆或椭圆轨道上,星座一般由几千颗卫星组成。单颗卫星可见时间短,需要波束之间切换和卫星之间切换。LEO卫星的优点很多,因为轨道低,所以星地链路性能优越,传输时延小,同时小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卫星体积小,便于发射。但是,LEO卫星构成的星座建立周期长,审问控制系统相对复杂,系统投资巨大,如Iridium系统投资34亿美元。卫星切换平均每10 min一次,波束切换平均每1~2 min一次。数目众多的信关站需要快速跟瞄系统,需要考虑多普勒效应。卫星轨道低,通信仰角为10.0°左右,因为仰角快速变化,信号传输路径有差异。现在应用和正在研究的LEO星座很多,如大家熟悉的Celestri,Globalstar,Skybridge和Feledesie,还有GEstarsys,FAISATOrbeonun等几十个星座。几十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LEO星座计划,或民用或军用,星数目不等,大多采用星上处理和星间链路等先进技术。

由于轨道高度较低,星地间的传播时延小,链路传播损耗低,但是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如果要实现大面积的覆盖则需要建立很大的星座,投资巨大;同时,轨道低造成节点绕地球运动的速度大,对光信号的瞄准、捕获,链路的保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MEO卫星网络与前者相比,星地间传播时延较大,但远距离信息传输时延要低于LEO卫星,且只需要较少数量的卫星即可实现全球和区域的覆盖。MEO卫星位于两个范·艾伦带之间的轨道上,星座一般由十几颗卫星构成,单颗卫星可视时间为1~2 h。作为GEO和LEO卫星的折中,MEO卫星双跳传输时延大于LEO卫星,但是作为一个系统,考虑星间链路整个长度、星上处理和上下行链路等因素,MEO星座时延性能优于LEO星座,而且满足400 ms传输时延要求;相对于LEO卫星,MEO星座切换概率降低,多普勒效应减小,空间控制系统和天线跟瞄系统简化,一般能实现20°~30°通信仰角。在研和实验中主要的MEO星系统有Odyssey,ICO(Inmarsat-P),MAGSS-14,Orblink,Leonet和Spaceway等。

(3)GEO卫星网络技术成熟,对地覆盖特性好,但是轨道过高,链路容易受损,且传输时延过大。从早期的单颗GEO卫星到后来的GEO星座,包括军事和商业用途。Spaceway,Astrolink,Euroskyway,Kastar,Inmarsat,Intelsat,VSAT等民用GEO系统取得了成功。军事用途的GEO卫星系统包括FLTSATCOM,DSCS,UFO,Milstar,TDRSS等。其中Milstar-2系统GEO卫星有星上处理能力,星间有链路,是美国下一代主要的战术卫星通信平台。

GEO星地间距离长(高度为35 786 km),链路易受损,不支持地面手持机等小功率用户。同时传输时延大,不能满足CCITI建议的400 ms传输时延要求。由于GEO轨道倾角为0°,卫星不能覆盖极地地区,高纬度地区通信仰角小。

对地静止卫星的主要优点是:①地球站天线易于保持对准卫星,不需复杂的跟踪系统;②通信连续,不必频繁更换卫星;③多普勒频移可忽略;④对地面的视区面积和通信覆盖区面积大,自然的对地静止轨道上的一颗卫星可覆盖全球面积的42.4%,便于实施广播和多址联结;⑤信道的绝大部分在自由空间中,工作稳定,通信质量高。

主要缺点是:①卫星的发射和在轨监控的技术复杂;②传输损耗和传输时延都很大(人工低高度对地静止轨道都能有效克服);③两极附近有盲区;④有日凌终端和星蚀现象;⑤自然的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⑥在战时易受敌方干扰和摧毁。

对地非静止卫星的优缺点大体与此相反。各个轨道上的卫星网络具有各自的优点,但同时其固有的缺陷又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因此,综合各层卫星的优势建立多层卫星网络以获得更佳的传输质量、传输效率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