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目前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和IPv6。由此可知,子网掩码都是与具体的IP地址配合使用才有实际意义。......
2023-06-26
3.8.7.1 编码同步子层功能
在收发双端,通过捕获时钟、帧序列号、QoS标识符和方向(入口或出口),C&S支持Proximity -1的定时服务。在Proximity- 1中,包含3类速率:数据速率(Rd)、编码符号速率(Rcs)、信道符号速率(Cchs),如图3-48所示。
图3-48 发送过程
1)发送端
构建PLTU,每个PLTU包含一个从帧子层接收到的帧。
产生编码的比特流,根据需要插入空闲数据。
信道编码。
以恒定速率Rcs提供编码符号流,供物理层调制。
2)接收端
以恒定速率Rcs接收物理层的编码符号流。
信道解码。
每个PLTU的界定和验证。
对于每个PLTU,交付界定完的帧给帧子层。
3.8.7.2 Proximity的链路传输单元
发送链路上,C&S构建一个PLTU,每个PLUT包含一个传输帧。接收端,C&S处理每个PLUT并对它进行界定。
发送端,C&S产生输出的编码符号流(包含PLTU和空闲数据),将它们交付给物理层来实现无线电载波的调制。每一个PLUT包含一个Version-3的传输帧,同时定义了FIFO的输出比特流,输出比特流经编码后变为符号数据流,然后交付给物理层。
PLTU是一个非连续的系列数据流,包含一系列可变长度的PLUT,其中一个PLUT的结尾和下一个PLUT的开始之间具有延时。为了建立Proximity-1会话,要保证每个PLUT的同步并且需要空闲数据来实现同步。当没有PLUT可用时,要发送空闲数据来保持同步。
1)PLTU结构
一个PLTU包含3个连续排列的域,如图3-49所示。
图3-49 PLTU帧结构
(1)24 b附件同步标识(ASM),用十六进制表示的ASM为FAF320,接收端ASM检测PLTU的开始。
(2)传输帧。
(3)32 b的CRC校验。
2)空闲数据
空闲数据用伪随机噪声(PN)序列来表示,十六进制352EF853,PN序列循环重复使用,有3个功能:
(1)数据捕获,称为捕获序列,当传输开始时,要插入一个捕获序列。仅当使用LDPC编码时,捕获序列从PN的第一个比特开始。
(2)当PLTU不可用时,要填充空闲序列,称为空间序列。
(3)当传输结束时,要插入一个尾标识,称为尾序列。
当使用LDPC编码时,捕获序列从PN序列的第一个比特开始。任何时候,当到达PN序列的结尾时,此序列将从第一个比特开始重复再传。
3)捕获序列
物理层为一次会话中的双方提供必需的调制发射功能,从而捕获和处理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当传输开始时,发送机调制信号要进行排序(也即第一个载波紧随着一个捕获序列),这样接收机才能捕获信号并且获得可靠的信道符号流,以此做好接收传输信号的准备。捕获序列同时也实现了解码器中的节点同步。如果采用LDPC编码,则捕获序列要持续足够长的时间,确保在符号同步建立之前正确检测到码字同步标识符(CSM),此后才开始传输第一个PLUT。
4)空闲序列
数据传输阶段,一个连续的信道符号流从发送机到接收机传送的过程中,PLTU开始发送。当没有PLTU可用时,空闲序列插入比特流中编码,保持信道符号流连续传送,使得接收机能保持同步。
5)尾序列
在传输结束之前,发送机以固定的周期发送一系列空闲比特。这个过程有助于接收机保持比特锁定和卷积解码。这个过程中,系统要完成最后接收数据的处理。
3.8.7.3 信道编码
CCSDS推荐两种信道编码:卷积码和LDPC,并不包括RS码,其编码过程如图3-50所示。
图3-50 信道编码过程
有关空间激光微波混合信息网络技术的文章
CCSDS在Proximity-1的协议中定义了以下术语:异步信道。呼叫器为链路建立的发起者或会话的管理者;应答器从呼叫器接收链路建立参数。从呼叫器到应答器的空间链路,典型代表为遥控链路。用来建立从呼叫器到应答器的全双工或半双工链路的一个持续活动。前向和反向频率对,也即呼叫器和应答器间建立物理通信。两个通信的proximity链路收发机之间的对话,包括任务建立、数据服务和任务终止3个阶段。......
2023-07-02
与图像的存储和显示有关的深度属性主要有两个:像素深度和显示深度。像素深度决定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显示深度显示深度是计算机显示器的重要指标,表示显示器上每个点用于显示颜色的二进制位数。现在一般的多媒体PC都应该配有能够达到24位显示深度的显示适配卡和显示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户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显示”对话框自行设置显示深度。......
2023-10-22
Deep-TSR方法中的控制器使用收集的数据初始化Q学习模型。图6-6Deep-TSR的主要流程Deep-TSR中的DQN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自学习中进行训练。DQN的初始输入包括3个特征平面的二维矩阵。获得学习结果后,我们可以部署时间同步方案。然后,控制器通过交换节点将同步业务请求发送给Deep-TSR学习模块。同时,学习模块通过1588协议为即将到来的服务创建时间戳,并且转发同步模块将其计算到下一个节点。最后,学习模块根据前一时段的数据更新路由信息。......
2023-06-19
根据具体需求不同,传输层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即TCP和UDP。接下来IP包在网络中进行转发,目的主机收到IP包之后,网络层提取出IP包的数据部分,即UDP 数据报,提交给传输层UDP 协议,按照目的端口号寻找本地进程进行匹配。与UDP相比,TCP的协议复杂,效率较低,但是能够在传输层保证服务质量。......
2023-06-26
Proximity-1定义了数据链路层标准约定和如下名词:异步数据链路。Proximity链路的帧接受和报告机制。Proximity链路的帧操作程序,对输出帧进行排序,有序控制发送机载波输出。Proximity空间链路的一部分,其过程为呼叫器发送,应答机接收。在分割过程中,协议分配给包的临时ID号。在正在进行的数据服务阶段,呼叫器向应答机再次发起握手的过程。在分割和汇聚过程中,用户包的唯一标识符。......
2023-07-02
在TCP/IP协议中,传输层使用的端口号用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表示。因此,在传输层如果使用TCP协议进行进程通信,则可用的端口号共有216个。由于UDP也是传输层一个独立于TCP的协议,因此,使用UDP协议时也有216个不同的端口。另外,当服务器要向客户端传输数据时,由于服务器可以从客户的请求报文中获得其端口号,因此也可以正常通信。......
2023-11-20
为此,IEEE 802.11工作组的媒体访问控制改进任务组着手对目前802.11 MAC协议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支持具有QoS要求的应用。对分布式协同的修订标准称为增强型分布式协同。......
2023-1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