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及影响分析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及影响分析

【摘要】: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到达地面的过程中,要受到削弱。若以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100%,其中约有34%因反射、散射而返回宇宙空间,19%被大气吸收,仅有47%到达地表。单色辐射透过大气的减弱规律称为皮尔定律。根据皮尔定律,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的过程中,其减弱是遵循指数变化规律的,所穿过的大气量愈大,则减弱愈多。

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到达地面的过程中,要受到削弱。这种削弱,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及云层的反射作用所造成的(图2-10)。

图2-10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均位于太阳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臭氧能强烈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辐射,水汽和CO2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辐射。由此可见,大气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减弱不大。大气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也不显著。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遇到空气分子、微尘、云滴等质点时,以质点为中心向四周传播,称为散射。散射可以改变辐射的方向,从而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散射也有选择性,当散射质点的直径小于辐射波长时,太阳辐射波长愈短,散射愈强。可见光中蓝光、紫光的波长最短,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雨过天晴,天空呈蔚蓝色,就是这个原因。当散射质点的直径大于辐射波长时,各种波长同时被散射,则天空呈灰白色(混合光)。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遇到云层或较大颗粒尘埃时,使其一部分反射回空间,从而使太阳辐射被削弱。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其反射能力决定于云的厚薄。薄云的反射率为10%~20%,厚云的反射率可达90%,平均反射率为50%~55%(表2-3)。

表2-3 不同云的反射率

以上三种作用以反射最重要,散射次之,吸收作用最小。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明显减弱。若以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100%,其中约有34%因反射、散射而返回宇宙空间,19%被大气吸收,仅有47%到达地表。其次,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所以通过大气层之后,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变得不规则了。

4.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的减弱规律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所产生的削弱作用,通常都是散射和吸收综合作用的结果。

(1)单色辐射的削弱。

削弱能力可以用削弱系数来表示。削弱系数越大,说明气层吸收和散射的能力越强。削弱系数的大小和很多因子有关,一般来说,它正比于空气密度。单色辐射透过大气的减弱规律称为皮尔定律。根据皮尔定律,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的过程中,其减弱是遵循指数变化规律的,所穿过的大气量愈大,则减弱愈多。同时与大气透明度有关,大气透明度愈小,则减弱得愈多。

图2-11 大气质量示意图

大气质量m:太阳与天顶轴重合时,太阳光线穿过一个地球大气层的厚度,路程最短。太阳光线的实际路程与此最短路程之比称为大气质量,并假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0℃时,海平面上的太阳光线垂直入射时m=1。因此,大气上界的大气质量m=0。太阳在其他位置时,大气质量都大于1,如m=1.5时,通常写为AM1.5。大气质量如图2-11所示。

大气质量越大,说明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越长,受到衰减越多,到达地面的能量就越少。

地面上的大气质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P 0——标准大气压;

P——所在地大气压;

τ——当地海拔,m。

大气透明系数F:表征大气对太阳光线透过程度的一个参数。定义为:当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 0之比,即:

(2)总辐射的削弱。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过程中,其波谱成分在不断地变化,即短波成分不断地因散射而相对地减少,也就是说对全辐射的透明系数将不断地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