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方法

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方法

【摘要】:图2-7地球上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赤纬角δ。

2.1.3.1 天球坐标

人们把天球凭想象划分成经纬网,建立起天球坐标系。把地球赤道无限扩大投射在天球上,形成天赤道;地球两极投射到天球上形成北天极和南天极。天球上和天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赤纬圈;通过天球两极并与赤纬圈垂直的大圆叫做赤经圈。常用的天球坐标有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两种。

1.赤道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以天赤道QQ′为基本圈,以天子午圈的交点Q为原点的天球坐标系,PP′分别为北天极和南天极。由图2-6可见,通过PP′的大圆都垂直于天赤道。显然,通过P和球面上的太阳(Sθ)的半圆也垂直于天赤道,两者相交于B点(图2-6)。

图2-6 赤道坐标

在赤道坐标系中,太阳的位置Sθ由时角ω和赤纬角δ两个坐标决定。

(1)时角ω。相对于圆弧QB,从天子午圈上的Q点算起(即从太阳的正午起算),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即上午为正,下午为负。通常以ω表示,它的数值等于离正午的时间(h)乘以15°。

图2-7 地球上太阳赤纬角的变化

(2)赤纬角δ。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赤纬角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造成的现象,它随时间而变,因为地轴方向不变,所以赤纬角随地球在运行轨道上的不同点具有不同的数值。赤纬角以年为周期,在+23°27′与-23°27′的范围内移动,成为季节的标志。每年6月21日或22日赤纬角达到最大值+23°27′称为夏至,该日中午太阳位于地球北回归线正上空,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在南极圈中整天见不到太阳,而在北极圈内整天太阳不落,这样北半球就出现相对较热的天气,而南半球出现较冷的气候。随后赤纬角逐渐减少至9月21日或22日等于0°时全球的昼夜时间均相等为秋分。至12月21日或22日赤纬角减至最小值-23°27′为冬至,此时阳光斜射北半球昼短夜长而南半球则相反。当赤纬角又回到0°时为春分即3月21日或22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四季(图2-7)。

赤纬角可用Cooper方程近似计算,即

其中n为日期序号,例如,当日期为1月1日时,n=1,当日期为3月22日时,n=81。

【例2-1】 计算9月22日的赤纬角。

解:9月22日,n=265,代入式(2-1)得

δ=-0.6°

一年中不同日期的赤纬角见表2-2。

表2-2 太阳赤纬角δ(°)

续表

图2-8 地平坐标系

2.地平坐标系

人在地球上观看空中的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位置时,太阳相对地球的位置是相对于地平面而言的,通常用高度角和方位角两个坐标决定,如图2-8所示。

在某个时刻,由于地球上各处的位置不同,因而各处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也不同。

(1)天顶角θS

天顶角就是太阳光线OP与地平面法线QP的夹角。

(2)高度角αS

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OP与其在地平面上的投影Pg之间的夹角,它表示太阳高出水平面的角度。

高度角与天顶角的关系为

(3)方位角γS

方位角就是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投影和地平面上的正南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它表示太阳光线的水平投影偏离正南方向的夹角,取正南方向为起始点(即0°),向西(顺时针方向)为正,向东为负。

2.1.3.2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高度角、天顶角和纬度、赤纬角及时角的关系为

当ω=0时,即正午太阳高度角H为:

其中φ表示纬度,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表示φ>δ时取-,φ<δ时取+。

【例2-2】 计算上海地区9月22日中午12时和下午3时的太阳高度角。

解:上海地区的纬度是φ=31.12°,由[例2-1]得到δ=-0.6°

正午时的时角ω=0,下午3时的时角ω=3×15=45°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式(2-3b)得:

H=90°±(φ-δ)=90°-(φ-δ)=90°-(31.12°+0.6°)=58.28°

下午3时的太阳高度角,根据式(2-3a)可得

sinαS=sin31.12°sin(-0.6°)+cos31.12°cos(-0.6°)cos45°=0.5998

由此可得αS=36.86°。

2.1.3.3 方位角γS的计算

方位角与赤纬角、高度角、纬度及时角的关系为

【例2-3】 计算上海地区9月22日14时的太阳方位角γS

解:由[例2-1]可知,上海地区9月22日的δ=-0.6°,φ=31.12°,ω=2×15=30°

先由式(2-3a)求高度角

sinαS=sin31.12°sin(-0.6°)+cos31.12°cos(-0.6°)cos30°=0.7359

因此αS=47.38°,代入式(2-4)得到

由此可得γS=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