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深度探析世界能源危机现状

深度探析世界能源危机现状

【摘要】:近年来,曾支撑20世纪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除其储藏量不断减少外,更严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在使用后产生的CO2气体作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导致了全球变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的广泛关注和思考。预计,2020年达到128.89亿t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t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近年来,曾支撑20世纪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除其储藏量不断减少外,更严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在使用后产生的CO2气体作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导致了全球变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20年达到128.89亿t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t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至2003年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t,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t。然而地球上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根据已探明的储量,化石能源耗尽时间大约为:石油、天然气50~100年,煤炭200多年。

常规能源的大量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有着日趋严重的破坏作用。到20世纪末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每年燃烧常规能源所产生的CO2排放量约210亿t左右,已经使地球严重污染,而且目前CO2的年排放量还在呈上升趋势。CO2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经过较为准确的推算,如果全球变暖1.5~4.5℃,最严重的后果是海平面将上升25~145cm,沿海低洼地区将被淹没,这将严重影响到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此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在大范围内形成酸雨,将严重损害森林和农田。目前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湖泊酸性度不断提高,并已接近鱼类无法生存的地步;酸雨还损坏石造建筑,破坏古迹,腐蚀金属结构,甚至进入饮用水源,释放出潜在的毒性金属(如镉、铅、汞、锌、铜等),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与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t,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表1-1)。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仅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

表1-1 2007年年底世界及我国主要化石能源可采储量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无污染绿色能源)已是人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海洋能等能源形式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从能源的稳定性、可持久性、数量、设备成本、利用条件等诸多因素考虑,太阳能将成为最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和无污染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