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焊接工艺中的变形控制与矫正方法

焊接工艺中的变形控制与矫正方法

【摘要】:当厚度大于30mm时,对于容器类板结构,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要预热;对空腹或实腹结构,环境温度在-10℃左右焊接时应有挡风设备。因而施焊过程中控制焊接变形是一项最主要的任务。2)因焊接引起扭曲、波浪及弯曲变形,这类变形使产品性能下降,必须矫正和消除。5)采用合理焊接顺序和方向,如对称焊接、不增大焊缝断面与提高焊接速度等措施。表9-24 焊缝收缩量表9-25 结构一般尺寸公差表9-26 长度一般公差

金属结构焊接工作量占全部制造工作量的20%~30%,而工作质量的好坏则影响整个结构的工作性能,因而在构件焊接时应慎重考虑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的焊接性、厚度和结构与接头刚度,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顺序、规范和焊接位置(尽量用平焊位置、采用自动焊)。

2)检查结构的装配质量、清理情况,自动焊应安置引弧板与引出板,并要妥善处理点固焊缝。

3)多层及双面焊接要检查剖口,间隙、焊接中要注意去渣和清根。

4)根据构件形式选择合理的焊接方法及机械化、自动化焊接设备。

5)注意施焊时自然条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如风、霜、雨、雪、温度等,尤其对重要构件、大刚度接头和有淬火倾向的钢材。

6)焊后质量检查:如内外缺陷、尺寸公差和变形程度等。

厚度在16~30mm的碳钢结构,在-10℃以上施焊时,可用J422及T42A级焊接材料施焊;在-10℃以下应加热100~120℃之后焊接。当厚度大于30mm时,对于容器类板结构,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要预热;对空腹或实腹结构,环境温度在-10℃左右焊接时应有挡风设备。

焊接结构生产的理想情况是焊后结构即能满足技术要求而不进行矫形和返修。因而施焊过程中控制焊接变形是一项最主要的任务。在生产中,常出现下述两种焊接变形:

1)焊接收缩变形,它使构件的尺寸缩小,生产中通过划线、下料、预留余量来进行补偿。余量大小按表9-24数据处理

2)因焊接引起扭曲、波浪及弯曲变形,这类变形使产品性能下降,必须矫正和消除。矫正后的结构尺寸公差和残留变形应保证在设计技术要求之内(见表9-25、表9-26)。

为了消除或减少变形,除焊后采取各种措施如局部加热和加力外,在焊前和焊接过程中,可采取下列措施:

1)将不对称的结构装配成对称形状,焊接后再恢复结构原形。

2)加大构件惯性矩

3)施加外力强制变形。

4)反变形法。

5)采用合理焊接顺序和方向,如对称焊接、不增大焊缝断面与提高焊接速度等措施。

9-24 焊缝收缩量

978-7-111-53831-8-Chapter09-63.jpg

9-25 结构一般尺寸公差

978-7-111-53831-8-Chapter09-64.jpg

9-26 长度一般公差

978-7-111-53831-8-Chapter09-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