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拱桥施工体系转换研究优化

钢拱桥施工体系转换研究优化

【摘要】:通过分析和测量,体系转换后,全桥拱肋、主梁、吊杆应力以及拱梁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

3.4.5.1 拱肋支架拆除

1)拆架前结构状态简述(O1 阶段)

对应直沽桥主要施工阶段中的O1 阶段,即拱肋已架设并焊接完毕;拱与拱之间的叶片、风撑焊接完毕;叶片拉杆已初拧紧(除需施加强迫力的叶片外,其余叶片装饰外壳均安装完毕),叶片拉杆初拧力为每根粗钢筋承受质量200~250 kg。结构中没有吊杆存在,主要有拱肋,叶片,风撑,主梁,桥面,及拱、梁支架。

2)拆除拱肋支架前准备工作

在拆除拱肋支架前,需做以下准备工作:测量全桥结构初始位置状态,并完成应力监测设备的布置。

3)拆除拱肋支架(O2~O4 阶段)

对应直沽桥主要施工阶段中的O2~O4 阶段,全桥拱肋支架拆除顺序为河西侧拱肋支架—河东侧拱肋支架—中跨拱肋支架;每组拱肋对应支架拆除顺序均为由拱顶依次对称向拱脚拆除。

第一步:拆除河西、河东侧拱肋支架(对应O2 阶段),图3-70 所示。

图3-70 副跨拱支架平面布置

副跨(河西、河东侧)拱肋支架拆除顺序如下:

(1)沿桥纵向。按上图中数字编号顺序依次拆除,即先拆除1#(拱顶)支架,再对称拆除2#支架,最后对称拆除3#(拱脚)支架。

(2)沿桥横向。三组拱肋支架的拆除没有先后次序要求。

(3)河西、河东侧支架对称布置,可以采取同样的拆除顺序,先拆除河西侧支架、再拆除河东侧支架,也可同时拆除河西及河东侧拱肋支架。

(4)在拆除一组拱的支架时,先拆除带有吊杆的拱肋对应的支架,再拆除不带吊杆的拱肋对应的支架,不带吊杆的两个拱肋对应支架的拆除无先后顺序。

综上所述,副跨拱肋支架拆除顺序(对应图中支架编号)为:1a、1b、1c—2a、2a、2b、2b、2c、2c—3 a、3 a、3 b、3 b、3 c、3 c。

确认河西及河东侧两边跨所有拱肋支架拆除完毕、两边跨吊杆初拧后(初拧力值为2 t),应对河西、河东两边跨拱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测量。

第二步:拆除主跨拱肋支架(对应O3~O4 阶段),如图3-71 所示。

主跨拱肋支架拆除顺序如下:

图3-71 主跨拱支架单元体平面布置

(1)沿桥纵向。按上图中数字编号顺序依次拆除,即先拆除1#(拱顶)支架,再对称拆除2#支架,依次对称拆除3#、4#、5#支架。

(2)拆除1#支架后,应立即按下述O3 阶段张拉要求对拱顶吊杆预拉,再依次对称拆除其他支架。

各拱肋需预拉吊杆如图3 -72 所示。

图3-72 各拱肋预拉吊杆

张拉时先完成Y2 拱肋对应8 根吊杆张拉,再完成S2 拱肋对应8 根吊杆张拉,最后完成V2 拱肋对应8 根吊杆张拉,张拉力值见表3-14。

表3-14 中跨拱顶预拉吊杆力值 (kN)

(续表)

(3)沿桥横向。三组拱肋支架的拆除没有先后次序要求。

(4)在拆除一组拱的支架时,先拆除带有吊杆的拱肋对应的支架,再拆除不带吊杆的拱肋对应的支架,不带吊杆的两个拱肋对应支架的拆除无先后顺序。

综上所述,中跨拱肋支架拆除顺序为:1a、1b、1c—按上述O3 阶段张拉要求对拱顶吊杆预拉—2 a、2 a、2 b、2 b、2 c、2 c — 3 a、3 a、3 b、3 b、3 c、3 c — 4 a、4 a、4 b、4 b、4 c、4 c — 5 a、5 a、5 b、5 b、5 c、5 c。

确认中跨吊杆张拉完毕、所有拱肋支架拆除完毕后,对桥面清场,清除吊车等临时荷载,并对全桥拱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测量。

3.4.5.2 拆除主梁支架

拱肋支架已拆除,主梁以上结构只有桥面、拱肋、吊杆、叶片和风撑,吊杆已初拧紧(除中跨先期张拉的24 根吊杆力值为张拉力值外,其余吊杆初拧力值均为2 t)。此时开始拆除主梁支架,对应主要施工阶段中的O5 阶段,拆除顺序如下:

(1)沿桥纵向。先拆除河西侧主梁支架,再拆除河东侧主梁支架,最后拆除主跨主梁支架。

(2)沿桥横向。由L1 主梁向L2 主梁方向依次对称拆除,如图3-73 所示。

图3-73 沿桥横向主梁支架拆除顺序示意

对于每跨主梁支架,先拆除对应拱肋四分点的主梁支架,再依次对称向拱顶和拱脚对应主梁支架方向间隔拆除,即拆除顺序为1—2—3—4—5,如图3-74 所示。

图3-74 主梁支架拆除顺序示意

即先沿横桥向完成第1 步主梁支架拆除,再沿纵桥向依次完成第2、3、4、5 步主梁支架拆除。通过分析和测量,体系转换后,全桥拱肋、主梁、吊杆应力以及拱梁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

【注释】

[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天津海河直沽桥设计(2005)”。

[2]直沽桥由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与法国米姆拉姆(天津)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设计。

[3]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天津海河直沽桥设计(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