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整体分析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整体分析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摘要】:2)计算模型采用Midas Civil 软件进行整体结构受力分析。图3-6直沽桥空间计算模型3)静力分析进行全桥静力分析,考虑结构自重、车辆荷载、人群荷载、风荷载、整体升降温、局部温差以及各个墩位6 mm 的不均匀沉降等工况。分析结果表明,直沽桥主体结构设计满足抗震规范要求。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恒载、满布汽车和人群荷载作用下,最小屈曲临界荷载系数为5.45,满足规范要求。

1)主要规范及标准

(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1986)。

(2)《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1993)。

(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1998)。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1989)。

(5)《公路钢筋混凝土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1985)。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1985)。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

2)计算模型

采用Midas Civil 软件进行整体结构受力分析。坐标原点位于全桥纵向中心、车行道横向中心和钢箱梁半高度位置,顺桥向为X 轴,横桥向为Y轴,竖直向上为Z 轴正方向。计算模型中,除了将吊杆和拉压杆按照桁架单元考虑外,其他结构均使用梁单元模拟。其中,纵拱曲线由多根简化的直线梁单元连接组成,桥面系简化为工字形截面的纵、横梁体系。

边界条件:0#桥台、3#桥台均设置竖向约束,1#桥墩设置竖向、顺桥向和横桥向约束,2#桥墩设置竖向和横桥向约束。拱脚间均采用刚性连接,保证其整体变形,采用梁单元释放梁端自由度来模拟一端固结一端铰接的斜撑杆构造。直沽桥空间计算模型如图3-6 所示。

图3-6 直沽桥空间计算模型

3)静力分析

进行全桥静力分析,考虑结构自重、车辆荷载、人群荷载、风荷载、整体升降温、局部温差以及各个墩位6 mm 的不均匀沉降等工况。其中,荷载组合Ⅰ包括结构自重、不均匀沉降、汽车荷载、人群荷载等;荷载组合Ⅱ在荷载组合Ⅰ的基础上增加温度荷载和风荷载效应。

荷载组合Ⅰ、Ⅱ作用下,桥梁结构主拱应力在-150~160 MPa,主梁应力在-120~130 MPa,最大活载位移为11 cm。桥梁结构的应力及结构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4)抗震性能分析

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对直沽桥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生成地震反应谱,地震输入方向包括竖向、纵桥向和横桥向3 个方向,地震荷载组合包括结构恒载和地震效应,下部结构按照地震荷载组合结果进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直沽桥主体结构设计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5)屈曲分析

对直沽桥进行屈曲分析,主要考虑结构一期、二期恒载及车辆、人群荷载,得到结构前10 阶屈曲临界荷载系数,见表3 -1。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恒载、满布汽车和人群荷载作用下,最小屈曲临界荷载系数为5.45,满足规范要求。

表3-1 结构前10 阶屈曲临界荷载系数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