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侧面的四个“型孔与型槽”,共采用了四处水平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来进行成型与抽芯。倾斜角较大时则抽芯速度较快,但对滑块的压紧力小。采用图5-12b的B—B剖视图所示的变角外抽芯机构,是因为注塑件为斜向脱模,所以不可以在分型面Ⅱ—Ⅱ之间采取内抽芯机构的结构。因为采用了两个分型面,故应采用三模板结构的模架。......
2023-06-30
注塑件的斜向脱模与注塑模的垂直抽芯机构和活块抽芯构件的设计,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分析它们的结构时,应相互联系和辩证地去分析,切不可将它们孤立开来。
1.注塑件30°斜向脱模的分析
如图5-12a的A—A剖视图及D—D剖视图所示,若注塑件沿着模具中心线进行脱模的话,势必存在着6mm×tan30°=3.1mm及6mm×tan10°=1.06mm显性“障碍体”的阻碍作用。为了避开这两处显性“障碍体”的阻碍作用,如图5-12b的B—B剖视图及P—P剖视图所示,对注塑件采用30°斜向脱模方案,这样便不会存在这种显性“障碍体”的阻碍作用。同时,如图5-12a的C—C剖视图所示,ϕ24mm×60°的锥台也正好适合采用30°斜向脱模的方式。
2.注塑模斜向脱模机构的结构
如图5-12b的B—B剖视图及P—P剖视图所示,注塑模采用的是平动与斜动双重脱模机构。为了减少双重脱模机构之间的摩擦,在平推板2与斜推垫板5两端之间装了轴3和滚轮4,这样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3.注塑模垂直抽芯机构的分析和设计
成型图5-12a的C—C剖视图所示ϕ24mm×60°锥台里面的ϕ22+0.180mm,深7.7mm圆柱孔的型芯齿条19,此刻却变成了注塑件斜向脱模的隐性“障碍体”(Ⅰ),它的存在会阻碍注塑件的斜向脱模。此时,可以利用垂直抽芯机构的抽芯来避开该隐性“障碍体”(Ⅰ)的阻挡作用,以便顺利进行注塑件的30°斜向脱模运动。
垂直抽芯机构的齿条17随着动、定模的开模运动产生向上的直线移动,齿条17带着齿轮20转动,进而带动型芯齿条19向下做直线移动,即可完成ϕ22+0.180mm、深7.7mm圆孔型芯齿条19的垂直抽芯运动。反之,动、定模合模时,型芯齿条19可以完成复位。键18用于防止型芯齿条19的转动,圆柱销16用于防止齿条17的转动,舵轮21用于改变型芯齿条19的移动方向。
4.注塑模活块抽芯机构的分析
成型80mm×46mm×37.5mm及32.5mm×46mm×37.5mm槽的型芯,会成为注塑件斜向脱模的隐性“障碍体”(Ⅱ),阻碍“带灯行李箱锁主体部件”的斜向脱模。可以利用垂直抽芯机构的抽芯或人工抽取活块,来避开隐性“障碍体”(Ⅱ)对注塑件斜向脱模的阻碍作用。由于再度采用垂直抽芯机构抽芯,将会使模具结构过于复杂以及模具的体积过大,该模具方案选用了活块26构件成型。只是每次注塑件脱模后需要人工取出活块26,模具合模前需要人工安装好活块26,由于装取活块26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会影响生产效率,可以备制三块活块26同时使用。如图5-12b的B—B剖视图及P—P剖视图所示,活块26是以镶块10上的两圆柱销25进行定位和安装的,两圆柱销25与镶块10是过盈配合,而与活块26则是间隙配合,随着镶块10的开模,两圆柱销25便可脱离活块26。两端2×ST4.8×15mm的自攻螺孔先由锥形头销成型锥形钻头引导孔,然后由人工加工出螺孔的底孔。背面6×M6螺孔的成型,可采用螺纹嵌件杆的结构,在注塑件脱模后先退出活块26,然后再用电动起子取出螺纹嵌件杆。需要提醒读者的是,两圆柱销25是安装在镶块10上的,千万不能安装在动模板上。否则,又会成为新的“障碍体”,阻挡注塑件的斜向脱模运动。
5.水平变角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的抽芯运动与定模型芯开、闭模运动的运动“干涉”
如图5-11所示,成型注塑件背面80mm×46mm×37.5mm及32.5mm×46mm×37.5mm深槽的型芯,随着分型面Ⅱ—Ⅱ的开启和闭合进行抽芯和复位。成型注塑件两处10mm×6mm孔的长型芯11,须在分型面Ⅱ—Ⅱ开启前,退出镶块10的横向孔,而在分型面Ⅱ—Ⅱ闭合后,才能插进镶块10的横向孔内。否则,这样长的型芯11必定会与镶块10,在两种抽芯运动方向上产生运动“干涉”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运动“干涉”,如图5-11的B—B剖视图所示,变角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需在分型面Ⅰ—Ⅰ开、闭模时,完成其抽芯与复位运动,而其他三处的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的抽芯与复位则在分型面Ⅱ—Ⅱ开、闭模时完成。分型面Ⅰ—Ⅰ与分型面Ⅱ—Ⅱ之间存在着空间差,定模、中模和动模部分的开、闭模运动也就存在着时间差,于是变角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与三处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的抽芯运动都是独立进行的,并且存在先后的顺序。
有关现代注塑模结构设计实用技术的文章
注塑件侧面的四个“型孔与型槽”,共采用了四处水平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来进行成型与抽芯。倾斜角较大时则抽芯速度较快,但对滑块的压紧力小。采用图5-12b的B—B剖视图所示的变角外抽芯机构,是因为注塑件为斜向脱模,所以不可以在分型面Ⅱ—Ⅱ之间采取内抽芯机构的结构。因为采用了两个分型面,故应采用三模板结构的模架。......
2023-06-30
注塑件上常常存在着具有“障碍体”的形体,为了顺利地成型这些具有“障碍体”的形体,一般需要采用合理的抽芯结构来解决。对于注塑件上因“障碍体”要素而要制订的抽芯结构方案,在分析过程中颇具一定的难度,难点在于“障碍体”要素的分析。凸台“障碍体”⑨和⑩,也需要分别采用抽芯机构,“障碍体”⑨和⑩抽芯后才能实现脱模。可以说“障碍体”的影响无所不在。......
2023-06-30
本实例将介绍一个带弯销内侧抽芯的模具设计,如图10.1所示,其中包括滑块、弯销和内侧抽芯的设计。通过本实例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带弯销内侧抽芯的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图10.1 带弯销内侧抽芯的模具设计Task1.导入模型Stage1.加载模型Step1.新建产品。新建一个Product文件,并在特征树中双击激活该产品。选择下拉菜单命令,进入到“型芯/型腔设计”工作台。......
2023-06-25
注塑模的抽芯机构有多种结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还将会出现更多种类的抽芯机构。3)按抽芯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水平抽芯机构、斜向抽芯机构和垂直抽芯机构。注塑件的“型孔与型槽”要素决定着注塑模抽芯机构及其运动的形式,具体采用哪种抽芯方案,需要根据注塑件“型孔与型槽”要素的类型、方向、位置和变形等情况而定。......
2023-06-30
带动侧向型芯、型腔移动的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按侧向分型与抽芯零件不同,可分为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斜导柱侧向抽芯结束后,侧型芯滑块应有准确的定位,以便在合模时斜导柱能顺利地插入滑块的斜孔中使滑块复位。......
2023-06-30
斜向转移更多地是指球从强侧到弱侧的转移,这样传球路线的威胁在于通过大范围球的移动,能够避开对方防守最严密的区域。攻方边前卫7 号的内收位置可以牵扯到对手的左边后卫,而斜向转移的一个优势在于当球被传出去的时候,接球者处于防守队员的盲侧,所以多少会为接球赢得时间。......
2023-11-01
抽芯运动避让法是利用垂直抽芯机构的运动,来避让注塑件形体上存在着的隐性“障碍体”,或利用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来避让弓形高“障碍体”和凸台“障碍体”的方法。在24mm×60°锥台里面有直径为22+0.180mm、深7.7mm圆柱孔的型芯,可利用垂直抽芯机构的抽芯去除隐性“障碍体”,才能再进行注塑件的30°斜向脱模。斜销1控制滑块3的运动,使得型芯4产生抽芯运动,从而可以避让注塑件上弓形高“障碍体”②的阻挡作用。......
2023-06-30
手动脱模是在开模后,由人工操作的方式推出机构取出塑件。上述脱模机构中,手动脱模的动作平稳,对塑件无撞击,操作安全,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次推出机构是最常用的脱模方式,塑件只经过推出机构的一次动作就能脱模,故又称简单脱模机构。3)脱模板脱模。......
2023-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