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未利用地开发的优化策略

未利用地开发的优化策略

【摘要】:2.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要求未利用土地开发要统一规划,要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盲目开发;要根据开发地区的地域特点、土地适宜性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的适度开发规模和土地的用途。

1.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主要是指荒山、荒地、荒水、滩涂等尚未利用过的土地的潜力。包括大片荒地、滩涂、盐碱地和沙荒地等后备资源,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可以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包括位于整理区的小片荒地和闲散地结合土地整理统一进行开发利用的潜力。

2.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要求

未利用土地开发要统一规划,要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盲目开发;要根据开发地区的地域特点、土地适宜性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的适度开发规模和土地的用途。

以规划为依据,经过充分论证,对水土资源好、潜力大、投资少、见效快的地区,应优先进行开发。

3.土地开发项目规划

土地开发项目规划是指对荒山、荒地、荒水、荒滩涂等未利用的土地,采取工程或其他措施,使宜农荒地改造为可利用的农用地所做的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

(1)土地开发目标确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当地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以及待开发土地资源的适宜用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确定土地开发项目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收益。

(2)待开发土地适宜用途确定。以满足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对土地条件的最低要求为标准,根据土壤侵蚀程度、地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文与排水条件、盐碱化改良条件、微地形起伏程度、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等,确定待开发土地适宜用途。

(3)土地利用结构确定。根据待开发土地的空间特性、区位因素、土地适宜用途、各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确定开发用地结构,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大型的土地开发项目应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用地、居民点用地的合理配置以及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用地的综合配套。

(4)配套设施规划。土地开发的主要配套设施有道路、灌溉、防洪、防涝、水土保持、防止风沙、改良盐碱、引水蓄淡等设施,各配套设施的规划参见农用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