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状供用水指标合理性检查及参数优化

现状供用水指标合理性检查及参数优化

【摘要】:现状各项供用水指标和计算参数不仅是现状供需分析的基本资料,也是预测的基础。由于各项指标和参数都是分别计算分析的,所以到最后,必定要从整体上对这些指标和参数进行合理性检验。于是式(4.8)可变成又用1990年实际调查计算的供水量与用上述水平衡法计算的供水量相比,成果接近,说明用水的计算资料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见表4.1。

现状各项供用水指标和计算参数不仅是现状供需分析的基本资料,也是预测的基础。由于各项指标和参数都是分别计算分析的,所以到最后,必定要从整体上对这些指标和参数进行合理性检验。

检验的方法是:以上下游分区的控制性水文测站的径流量为控制条件,上下分区河槽水量传递满足水量平衡,即

式中:t、s表示第t月,第s个水文站;Qt,s为上游区出口断面流量;Qt,s-1为进入下游区入口断面流量;Qt,u为本区间内所消耗用水量;Qt,R为本区间的天然来水量;Qt,d为本区间用水后废弃排水量(含回归水等);Qt,o为计算中误差与其他未计入的水量。

如果用各项供用水指标和参数,从上游区出口演算到下游区出口,基本与实测资料相吻合,则一般可以认为计算分析所取指标和参数是合理的。

【例4.1】 用水平衡法分析海河流域几个平原分区供用水资料的合理性。

解:地表供水量为

式中:W地表为地表水(为上单元弃水、供水及本单元地表径流之和);W库变损为本单元水库蓄变、蒸发;W地下采为本单元地下水开采量;W出境为本单元出境水量(总量);W重复+W退水为工农业用水的退水量扣除补给地下水及蒸发量后,补给地表水部分。其中一部分单元内重复利用,另一部分退到下单元;W河渗为河道渗漏量。

式(4.8)中的W地表、W库变损、W地下采、W出境可直接计算出,(W重复+W退水)可作如下估算:

农业用水,绝大部分补给地下水及耗于蒸发,补给地表水甚微,或忽略不计。

工业生活用水,除农村回归地下外,城镇工业、生活,无论引用地表水或开采地下水,均以地表水回归出现,其中一部分用于农业,表现为重复量(W重复)。一部分退至下游(W退水),另一部分蒸发损失。一般按(0.5~0.6)W工、生用(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总量)估算。

河道渗漏:在山前汛期补给地下水。在平原区河道渗漏补给地下水,所以分析中其总量暂按0计。

于是式(4.8)可变成

用1990年实际调查计算的供水量与用上述水平衡法计算的供水量相比,成果接近,说明用水的计算资料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见表4.1。

表4.1 1990年供水量和用水量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