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供需分类分析

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供需分类分析

【摘要】: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内容多而庞杂,需要分层次分析清楚。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分,需要进行以下分析。一次供需分析是指初步摸一摸供需情况的底,并不要求供需平衡和提出实现平衡的方案计划,而二次供需分析则要求平衡和提出实现平衡的方案计划。据此有人称二次供需分析为供需反馈。

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内容多而庞杂,需要分层次分析清楚。

从分析范围分,需要进行以下分析。

(1)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

(2)河道流域的供需分析。

(3)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

从用水性质分,需要进行以下分析。

(1)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

(2)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

从用水发展分,需要进行以下分析。

(1)现状供需分析。

(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

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分,需要进行以下分析。

(1)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一次供需分析。

(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二次供需分析。

上述供需分析,以区域的供需分析为最高层次,其余都是在区域内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进行供需分析的,是区域供需分析的具体内容,彼此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制约。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区域供需分析更清晰,更具条理。例如,当要进行计算单元(也算是一个小的区域)的供需分析时,其内容就包括计算单元内的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和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包括计算单元的现状供需分析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等。这些供需分析既具有区别,又相互制约,共同给出了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的全貌,条理清楚,线条分明。

各种供需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可作如下说明。

1.计算单元、流域和河道、区域供需分析

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分析范围,从大小来说,计算单元为区域中的小区,一般为一个供水系统,面积最小;流域和河道一般包括几个单元,面积次之;区域则包括全部计算单元,或几个流域和河道,面积最大。

三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是最基础的,流域和河道的供需分析则包括所含几个计算单元的供需汇总的综合,区域供需分析则包括所有计算单元的供需汇总和综合。

2.河道外和河道内用水供需分析

两者的区别在于用水的性质,河道外用为消耗性用水,河道内用水为非消耗性用水,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分别进行考虑或综合在一起协调考虑。

两者的联系在于相互影响制约,当河道外用水过量时,往往影响河道内用水;当河道内用水要求较高时,则对河道外用水有制约。所以两者之间要考虑它们的协调。

3.现状和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

两者的区别在于时间。现状供需分析是对目前而言,而不同发展阶段供需分析是对未来情况而言,带有展望和预测的性质。

两者的联系是,现状供需分析是展望和预测的基础,现状情况是预测不同发展阶段情况的依据。

4.一次供需分析和二次供需分析

两者的区别在于工作的深度。一次供需分析是指初步摸一摸供需情况的底,并不要求供需平衡和提出实现平衡的方案计划,而二次供需分析则要求平衡和提出实现平衡的方案计划。

两者的联系在于一次供需分析是二次供需分析的基础,二次供需分析是一次供需分析的连续。据此有人称二次供需分析为供需反馈。

以上各项供需分析都是以淡水需求和供给为背景的,并且是指工程供水满足用水需求和情况。利用海水和咸水替代部分淡水和利用部分污水代替一部分优质淡水,在供需分析过程中,都应该说明清楚,不能混为一谈。那些不属于工程供水的范畴,比如农作物利用有效降雨,南方一些农村利用土井、河、湖、池塘解决的人畜用水,在供需分析中视它们为独立的供需平衡单元,予以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