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高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方法与途径

提高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提高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途径如下。因此,北方干旱地区的平原水库应逐渐摒弃,逐步用地下水库来取代地表平原水库。

水资源的地下调蓄问题是当今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热点问题,许多水文地质专家研究水资源地下调蓄(又称“地下水库研究”)问题,但解决不了调蓄的容水水源问题。而水库或水利工程专家在实施水库多年调节的运行调度管理时,要遇到放水排沙和防洪弃水,客观存在弃蓄矛盾,但这为地下水库的调蓄提供了可利用的水源。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的新观念出发,研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把这部分弃水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用地下水库调蓄的办法拦截在本区域,可以大大提高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也就是说,要扩大水资源可利用量,就必须利用地下含水层所具有的调蓄功能,发挥所谓“地下水库”的作用,把地表水难以控制利用的部分,尽可能多地转蓄到地下含水层储存起来。

提高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途径如下。

(1)按照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思路重新修订和完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已有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处理上游与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方面,以及水资源在工业、农业、城市、矿山、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合理配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西北内陆盆地下游地区荒漠化严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已有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必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前提,坚持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配、上下游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

(2)修建地下水库,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就是利用雨洪期多余的地表水,通过天然或人工调蓄工程,把地表水灌入地下储备起来,在缺水的时候再提取出来使用。地下调蓄有很多的优点,如不占地、几乎不蒸发或蒸发损失小、水质稳定、投资小、成本低等,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生态环境效益都是比较好的。虽然地表水库对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调蓄手段,但库容有限,且由于干旱地区的强烈蒸发,造成的损失浪费很大。尤其是西北地区目前修建的平原水库,水不深,分布面积大,水的蒸发损失很大。因此,北方干旱地区的平原水库应逐渐摒弃,逐步用地下水库来取代地表平原水库。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水资源调蓄,是当前世界各国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重要工程措施。2000年世界水均衡预测报告指出,需要调节和控制的不稳定洪水流量,其中60%左右将要利用地下库容调节。美国21世纪水资源战略研究成果提出:地表水库是20世纪水资源最主要的调控手段,而地下水库则是21世纪水资源调控的最主要手段。以色列的人工补给工程有非常成功的经验,美国、荷兰等国家都在大力修建地下水库工程。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的人工回灌工程;北京市利用橡皮坝、回灌坑进行的回灌试验;山东烟台大姑夹河、龙口黄水河地下水库工程等,对于调蓄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均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分析,我国北方主要缺水区的一些山前平原,如太行山东麓河流冲洪积扇的上中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北麓山前平原等,有地下调蓄库容1000亿m3以上,占全国地表水库总库容的1/4,有较强的调蓄能力。因此,在利用山区地表水库进行调蓄水资源的同时,发展地下水库,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人工调蓄和联合调度,可充分接纳和利用雨洪弃水,实行以丰补歉,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既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又能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工程,应大力推进地下水人工调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