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全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模式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体制。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土地资源管理活动。土地管理机构设置、职权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国土资源部是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事务的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2023-06-30
土地是自然历史产物。人类依靠土地这个自然综合体,通过利用土地上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并施以劳动活动,促进、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变换的过程,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土地资源的价值,是人类通过土地的不断开发、整治、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必须正确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域性与差异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和受地质、地形条件影响的非地带性规律的作用,土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土壤的分布,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灰化土、黑土、黑垆土、褐土、棕壤、黄壤、红壤及砖红壤等,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由于地方性土地资源形成因素(母质、地形、水文地质、岩石)的不同,便产生了地区上的差异性。如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由于长期或季节性受到水分过度湿润或水分饱和的影响而形成沼泽;在气候低温高寒的青藏高原则形成山地冰川和冻土地带;沿海则成为海涂;黄淮海平原形成盐碱地等。一般来讲,土地不能自行移动和互换,也不能因为人类利用而转移和挪位。正因为如此,决定了不同位置的土地,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域的土地资源,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土地类型和不同的使用价值,所以,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合理利用。
(2)有限性和供需的矛盾性。土地资源的总量是自然界固有的。人类使用的各种生产资料,几乎都是劳动的产物,只有土地始终保持着其原始性和难以再生性。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地质量,合理的开发使贫瘠的土地变为肥沃的粮仓,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土地质量的下降,但这些对数量几乎没有影响。尽管人类进行围海造田扩大土地、整治荒漠建设城镇,但实质是人类有目的地改变土地利用形式,或从土地中开发可利用的资源,但并没有制造土地,也没有改变土地的数量。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供给量的限制。
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km2,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只有1.49亿km2,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在陆地面积中,除岩石、沙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之外,真正可利用的仅有7000万km2的限量。随着人口以及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土地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资源供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加上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越加短缺。许多国家和地区为暂时的经济利益所驱使,大量占用耕地,使世界上仅占陆地10.8%面积的耕地,不断转为他用,严重威胁着人类生物量的供给,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3)永久性和可变性。土地资源作为特殊的生产资料,与其他消耗性生产资料不一样。消耗性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磨损,直至丧失功能,在有效使用期末实施报废。只有土地在合理开发、利用和养护情况下,能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生产能力,从低产出转变为高产出,并可做到可持续利用。这是土地永久性的反映。另一方面,构成土地的各因子的特性,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在正常的自然变化周期限度内,土地的各因子相互制约而保持平衡,土地特性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人们将土地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其特性常会发生突变,而且变化周期变短,幅度变大。土地资源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违背土地的生态规律,盲目开发利用,陶醉于索取,会导致地力衰退,当土地因子突破平衡能力临界线时,土地生态环境将遭到破坏,从良田变为劣地,从高产出变为低产出,从适宜居住到对人类构成威胁。所以,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必须充分认识土地因子的可变特性,切实做到用养结合、合理投入,控制水、土、肥流失,合理、有效、适度地开发利用和整治建设,这样才能满足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断要求。
(4)生产性和周期性。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包括土地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前者由土地的类别所决定,后者指一定条件下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林木和牧草的能力。土地的生产性由现有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和改变某种条件下将来的生产能力两种类型。土地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和人类生产技术水平两方面。
土地资源的生产特征呈现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由于地球表面多数地区水热条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而土地的性质和生产特征也都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绿色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有机残体及分解的中间产物和代谢的产物,这些有机物的生长受气候条件控制并随季节的变动而变化,春季苏醒、夏秋季生长、冬季休眠或死亡。而有机残体的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与气温有极大的关系,在土壤温度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生物活动明显增强;温度高于35℃时,微生物活动即受到抑制。依赖于土壤而生长的大多数农作物也都是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土地资源的产出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有关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第3版)的文章
采用全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模式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体制。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土地资源管理活动。土地管理机构设置、职权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国土资源部是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事务的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2023-06-30
CCSDS数据链路层提供了在空间链路上发送数据的功能,其中TM\TC\AOS可使用SDLS协议在数据帧中插入安全用户数据,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NASA为所有CCSDS协议提供注册服务。CCSDS有5个同步和信道编码协议标准,其中TM有3个,即TM同步与信道编码、高码率遥感应用的灵活高级编码调制系统以及基于ETSI DVB-2标准CCSDS空间链路协议,一个TC的同步与信道编码标准和一个Proximity-1协议的编码与同步子层标准。4)传输层CCSDS提出了SC......
2023-07-02
学界通说认为,知识产权具有与其他客体不同的特征,即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此外,很多学术著作认为“无形性”也是知识产权的特征。前文已述,无形性并非知识产权的特征,而是知识产权客体的特征。其中,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至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至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应当注意,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存在例外。......
2023-08-07
1998年,西固区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局更名为西固区规划土地管理局。与出租、划拨土地的单位签定合同,规范土地拍卖活动,进行动态管理,依法进行土地市场经营管理。土地违法现象明显减少,土地执法工作重点由集中整治、全面清理转向巡回检查的个案查处。立案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3起,面积163.75亩。......
2023-11-29
都市美型男的年龄跨度扩大到21岁至48岁,他们不再以传统男性的追求作为人生目标。此后大量报纸、杂志和电视连续剧大肆报道或讲述都市美型男,使媒体的争论达到高潮。而都市美型男被定义为关心美和外貌,但不涉及性向。因此,都市美型男不适合传统男性化特征分类,被划分为新型男性。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总结,都市美型男是城市或大都市的男性,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男性不同。......
2023-06-19
土地资源管理是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土地管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土地资源管理;二是土地资产管理,如图11.1所示。图11.1土地管理的内容土地资源管理以地籍管理为基础,以土地利用管理为主体核心内容。土地资源管理今后的主要工作是逐步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常规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资产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密切不可分割。......
2023-06-30
土地管理原则是一种执行土地资源管理特殊职能过程中应遵守的分类原则。土地管理机关必须依法禁止土地买卖和其他非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的活动,保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
2023-06-30
表4-14 北京山区各区(县)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实施面积图4-10 北京山区各年度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实施面积1.改善土地条件的价值北京市的山区总面积10418hm2,地形条件复杂,且多为石质山地,土层很薄,遇到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采取造林、种草等措施后,每年土地的租赁价格为6000元/hm2[1],改善土地条件后,土地增值价格为5400元/hm2。表4-21 保护土地资源总价值(万元)......
2023-06-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