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代发动机对内燃机油的优化要求

现代发动机对内燃机油的优化要求

【摘要】:由于在发动机工作时内燃机油会被强烈搅拌和飞溅,使空气混入内燃机油而形成大量泡沫,以致内燃机油的流动性变坏,润滑能力变差,甚至发生气阻而影响供油,所以,内燃机油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抗泡沫性。内燃机油的黏度对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内燃机油的黏度制订有专门的黏度等级标准。内燃机油的性能都是为了满足发动机对内燃机油相应方面的要求的。

现代发动机对内燃机油的要求主要是:润滑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零件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和降低零件的磨损速度,以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还要求内燃机油能冷却摩擦表面,清除摩擦表面上的杂质,密封燃烧室,保护零件不被锈蚀和腐蚀,以及长期使用不变质等。由此可见,内燃机油必须具有合适的黏度,良好的抗磨性、清净分散性(指内燃机油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和积碳等物质悬浮在油中而不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缓腐蚀性和氧化安定性等。由于在发动机工作时内燃机油会被强烈搅拌和飞溅,使空气混入内燃机油而形成大量泡沫,以致内燃机油的流动性变坏,润滑能力变差,甚至发生气阻而影响供油,所以,内燃机油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抗泡沫性。

内燃机油的黏度对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内燃机油的黏度制订有专门的黏度等级标准。

根据流体力学的润滑理论,对于轴和轴承(滑动轴承)这一典型的摩擦副来说,在结构尺寸已确定的情况下,润滑油膜的厚度、润滑油的黏度和轴的转速成正比,而和负荷及轴与轴承的间隙成反比。为使轴与轴承的摩擦为液体摩擦,润滑油膜的厚度必须大于轴与轴承两摩擦表面的不平度之和。由此可见,如果内燃机油的黏度过小,就不能保证发动机零件摩擦表面的液体摩擦条件;但如果内燃机油的黏度过大,则内燃机油的流动性变差,摩擦力变大,以致在发动机起动时不易被及时泵送到零件摩擦表面,从而导致零件摩擦表面缺油和磨损增大,甚至发生烧瓦事故,并且,发动机在运转时的有效功率也会下降。

由于内燃机油的黏度是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发动机在冬、夏季常要用不同黏度等级的内燃机油。

内燃机油的性能都是为了满足发动机对内燃机油相应方面的要求的。而对内燃机油的这些性能用黏度和品质来表示,因此,除制订黏度等级标准外,还制订了专门的内燃机油品质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