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焊条电弧焊中的熔滴爆炸现象

焊条电弧焊中的熔滴爆炸现象

【摘要】:由图2-24a看出,停留在焊条端部的熔滴从第1帧开始发生气体的强烈逸出,至第5帧熔滴完全被破碎,在第5、6帧中看到破碎的熔滴在爆炸力的推动下向熔池过渡。图2-25 焊条熔滴发生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三)焊条样品:E4303结构钢焊条,φ4mm;直流反接,I=180~190A;拍摄速度:1000f/s。熔滴的爆炸行为使熔滴的尺寸不均匀,导致熔滴的不均匀短路,这是熔滴的爆炸过渡形态重要特征之一。据统计熔滴爆炸过渡的频率一般可超过50s-1。

焊接时,当熔滴在形成、长大尚停留在焊条端部或在脱离焊芯向熔池的过渡过程中,由于冶金过程导致熔滴(也包括熔渣)发生的爆炸,使大熔滴分裂成细碎的小颗粒,形成了爆炸过渡,图2-22所示的高速摄影照片是熔滴猛烈爆炸的典型画面。

978-7-111-59386-7-Chapter02-24.jpg

图2-22 结构钢焊条熔滴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

a)、b)E5113钛钙型结构钢焊条(德国),φ4mm,直流反接,I=165~175A c)E4301钛铁矿型结构钢焊条,φ4mm,交流,I=165~175A

978-7-111-59386-7-Chapter02-25.jpg

图2-23是钛钙型E4303焊条发生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其展示了一个熔滴发生爆炸过渡的过程。由照片看到,在焊条端部的熔滴先是分离出去细小的熔滴(第1、2帧照片),接着在第3~5帧熔滴发生了分裂,一部分熔滴进入熔池,而另一部分的熔滴形成了飞溅,这一过程从照片第3帧开始到第12帧结束,共10帧照片,大概进行了10ms。可以看到这一过程中熔滴的行为与其说是爆炸过渡,倒不如说是爆炸飞溅。其实爆炸过渡和爆炸飞溅的爆炸行为产生机理本来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冶金反应形成的CO气体瞬间的强烈释放引起的,表现的行为特征也相同,只不过是爆炸形成的碎滴进入熔池的成为爆炸过渡,而没有进入熔池向外飞散去的碎滴就成为爆炸飞溅。可以这样说,爆炸过渡和爆炸飞溅是共生的。

978-7-111-59386-7-Chapter02-26.jpg

图2-23 焊条熔滴发生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一)

焊条样品:E4303结构钢焊条,φ4mm;交流,I=195~210A;拍摄速度:1000f/s。

图2-24所示为选取的两幅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由图2-24a看出,停留在焊条端部的熔滴(包括熔渣)从第1帧开始发生气体的强烈逸出,至第5帧熔滴完全被破碎,在第5、6帧中看到破碎的熔滴在爆炸力的推动下向熔池过渡。由于在套筒边缘外露的熔滴尺寸不太大,爆炸进行得不太猛烈,破碎的熔滴进入了熔池,未看到向四周散去的飞溅物。图2-24b展示了十分强烈的一次爆炸行为,熔滴完全被突然释放的气体破碎,看不到一个大一些的熔滴,细碎的熔滴一部分进入熔池,一部分形成飞溅(第5、6帧照片)。

978-7-111-59386-7-Chapter02-27.jpg

图2-24 焊条熔滴发生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二)

a)E4303钛钙型结构钢焊条,φ4mm,交流,I=190~200A b)E4301钛铁矿型结构钢焊条,φ4mm,交流,I=190~200A,拍摄速度:1000f/s。

图2-25所示为E4303焊条发生爆炸过渡过程的高速摄影照片。由图看出,焊条端部的熔滴在第3、4帧时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在焊条端部的熔滴根部,爆炸并没有使熔滴完全破碎,爆炸形成的气体动力把大块的熔滴推向熔池,爆炸过程(第3~7帧照片)进行了约5ms。图中第8~14帧照片看到的是爆炸过程中破碎的熔体散落的过程和大块熔滴(也包括熔渣)进入熔池的过程,散落的细碎熔滴一部分进入熔池,其中还有一部分形成飞溅。

978-7-111-59386-7-Chapter02-28.jpg

图2-25 焊条熔滴发生爆炸过渡的高速摄影照片(三)

焊条样品:E4303结构钢焊条,φ4mm;直流反接,I=180~190A;拍摄速度:1000f/s。

由这幅高速摄影照片可以看到,与图2-24中的熔滴的爆炸情况不同,悬挂在焊条套筒外面的发生爆炸的熔滴尺寸比较大,为了便于观察,在拍摄高速摄影照片时比焊接时的实际弧长要长一些,毫无疑问采用正常的弧长焊接时熔滴将会与熔池发生短路。熔滴的爆炸行为使熔滴的尺寸不均匀,导致熔滴的不均匀短路,这是熔滴的爆炸过渡形态重要特征之一。不仅如此,更有大量较细碎的熔滴形成不短路过渡。据统计熔滴爆炸过渡的频率一般可超过5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