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塑件螺纹的成型和加工需注意的问题

塑件螺纹的成型和加工需注意的问题

【摘要】:塑件上的螺纹可以直接成型,也可以在成型后进行机械加工,对于经常拆装或受力较大的螺纹则应采用金属的螺纹嵌件。图328 塑件上交叉孔的成型方法表311 螺纹选用范围注:表中“-”为建议不采用的范围。3)为了使塑件上的螺纹始端和末端在使用中不致崩裂或变形,其始、末端应按图329所示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其主要问题是去除螺纹上的飞边困难,制件上的分型痕印会影响螺纹装配。

塑件上的螺纹可以直接成型,也可以在成型后进行机械加工,对于经常拆装或受力较大的螺纹则应采用金属的螺纹嵌件。

设计塑件中直接成型螺纹时有以下要求。

1)塑料的螺纹应选用螺纹尺寸较大者,当螺纹直径较小时就不宜采用细牙螺纹(参考表3⁃11选用)。特别是用纤维或布基作填料塑料成型的螺纹,其螺纹尖端部分多为强度不高的纯树脂所充填,如螺纹过细将会影响使用强度。

978-7-111-48534-6-Chapter03-44.jpg

图3⁃28 塑件上交叉孔的成型方法

3⁃11 螺纹选用范围

978-7-111-48534-6-Chapter03-45.jpg

注:表中“-”为建议不采用的范围。

2)成型的外螺纹直径不宜小于4mm,内螺纹直径不宜小于2mm。成型的螺纹达不到高精度,一般不超过GB/T 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规定的公差等级5~6级。如果模具螺纹的螺距未考虑塑料的收缩值,则塑料螺纹与金属螺纹的配合长度不能太长,一般不大于螺纹直径的2倍。否则,会因干涉造成附加内应力,使螺纹连接强度降低。

3)为了使塑件上的螺纹始端和末端在使用中不致崩裂或变形,其始、末端应按图3⁃29所示结构参数进行设计。螺纹始端和末端的过渡长度l可按表3⁃12选取,在过渡长度内,螺纹是逐步消失的。

978-7-111-48534-6-Chapter03-46.jpg

图3⁃29 螺纹始端和末端的过渡结构

3⁃12 塑件上螺纹始末部分长度 (单位:mm)

978-7-111-48534-6-Chapter03-47.jpg

注:始末部分长度相当于车制金属螺纹时的退刀长度。

4)在同一塑件同一轴线上有两段螺纹时,应使两段螺纹方向相同,螺距相等,如图3⁃30a所示。当方向相反或螺距不等时,就应采用两段螺纹型芯组合使用,成型后分段拧下,如图3⁃30b所示。

5)内螺纹孔通过金属螺纹型芯成型,如图3⁃31a所示,成型后获得所需要塑料制件的内螺纹。螺纹型芯可在取出制件后拧下,或在开模后从制件上取下。设计时,应在内螺纹的入口处设计出一无螺纹凹台,以防止首条螺纹碰伤和脱扣的问题。凹台直径应大于内螺纹直径,高度大于0.5mm。内螺纹末端有一个大螺纹柱面,直径稍小于内螺纹内径,高度大于相配外螺纹头部无螺纹部分的高度。

外螺纹孔通过瓣合模成型,如图3⁃31b所示。外螺纹直径不小4mm,内螺纹直径不小于2mm。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主要问题是去除螺纹上的飞边困难,制件上的分型痕印会影响螺纹装配。一般热固性塑料不宜采用。

978-7-111-48534-6-Chapter03-48.jpg

图3⁃30 具有两段同轴螺纹的塑件

978-7-111-48534-6-Chapter03-49.jpg

图3⁃31 螺纹的成型

采用塑料制件成型螺纹,制件的结构设计应考虑是否能快速脱模。因此成型螺纹的螺距应不小于0.75mm,螺纹长度不大于12mm。